黨內法規:學科化建設新局面已形成
2020年10月,中國法學會會同中辦法規局組織編寫的全國第一本《黨內法規學》統編教材出版發行,開辟了黨內法規學科化建設新局面。
需要對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以消除前后規定不一致的問題,來提高制度建設的質量。
(本文首發于2021年10月1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8年6月25日,《黨內法規學》編委會成立及編寫工作啟動會在京舉行
2021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法規局發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體系》,據統計,截至2021年7月1日,現行有效黨內法規達到了3615部。
黨內法規是黨的中央組織以及中紀委、黨中央工作機關和省級黨委制定的體現黨的統一意志、規范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活動、依靠黨的紀律保證實施的專門規章制度。
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魏治勛說,“黨內法規中有一個‘法’字,但簡稱為‘黨規’的時候又看不出這個‘法’字,人們很自然地將它和法律進行比較和聯系,以至于很多人問黨內法規是不是法,這是過去一段時間里討論的熱點?!?/p>
中共在建黨早期就提出過黨內法規的概念,但黨內法規體系建設的主要進展還是在十八大之后。2014年底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明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組成部分。
在黨內法規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學界對黨內法規的一些概念、范疇和理論也逐步形成了共識。2020年10月,中國法學會會同中辦法規局組織編寫的全國第一本《黨內法規學》統編教材出版發行,開辟了黨內法規學科化建設新局面。
就黨內法規體系建設等話題,南方周末記者對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法治戰略研究部主任李忠和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魏治勛進行了專訪。
李忠曾在中辦法規局工作,參與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等多部黨內法規的起草工作,魏治勛參與了《黨內法規學》教材的編寫工作,是中國法學會黨內法規研究中心首批兼職研究員。
不同于規范性文件
南方周末:黨內法規這一概念提出時,內涵是什么?和現在相比有什么變化?
魏治勛:1938年10月,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所作的政治報告中提出,為了使黨內關系走上正軌,除了重申“四個服從”紀律外,還需制定一種較詳細的黨內法規,以統一各級領導機關的行動。
但毛澤東當時用的是“黨規”這個詞。1951年《毛澤東選集》出版的時候,毛澤東自己改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黨內法規”。
這也表明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們對黨內法規概念的使用是不太一致的,這種不太一致性還表現在其他領導人對黨內法規概念的使用。比如說在1938年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上,劉少奇作了一個關于“黨規黨法”的報告;1945年,劉少奇又在七大上使用了“黨的法規”的概念;1978年,鄧小平關于解放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