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是“宜于長久”“求壽”的節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別忘了登高
王維的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膾炙人口,是重陽詩作中的代表。李白有一首不大出名的重陽詩作《九月十日即事》,也很有意思,“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笨嗟牟皇蔷栈ň?,而是登高望遠的思鄉之情吧??吐盟l的游子,酒杯中盛著鄉愁。
責任編輯:陳斌
10月14日,一名老人在重陽游園會上拍照留影。
中國傳統節日大致可以分三類。一類是農歷初一、十五的朔望日,以一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的三元節最為典型;第二類是四時消息的“二分二至”,即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第三類就是“重日”,著名的有一月一的元旦歲首、二月二的龍抬頭、三月三的上巳節、五月五的端午節、七月七日的七夕節,以及九月九日的重陽節。有學者統計過,重日為節,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要占了一半。
朔望日和“二分二至”具備明顯的天文特征,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會將其作為節日?!爸厝铡睘楣?,則是源于中國古老的術數,似乎是中國獨有的節日設置方式。農歷一月一日到九月九日的九個“重日”中,僅有四月四和八月八沒有轉化為傳統節日。有些地方還有把農歷十月十日作為“十全節”的民俗,但流傳不廣。這是因為在術數之源的《易經》中就止于九。古代術數中,單數為陽,雙數為陰,九是陽數中最大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