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顧亦鳴的緊迫感
“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是要在繼承的前提下來談的,而不是把傳統的東西全拋棄了,又打著傳統的旗號空講所謂的傳承、發展和創新,我覺得這樣會不倫不類?!?/blockquote>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雨僧
“人肉印刷機”
廣州美術學院傳統版畫工作室是一間寬敞明亮的loft,舉目皆是木制品。八九張工作臺與印刷臺居于中央,各占據一半位置。墻壁上掛著的,是版畫工作室主任顧亦鳴過往的版畫與前輩們的作品。辦公區域在二層,沒課時,顧亦鳴在這里處理工作室事務。
2015年,顧亦鳴受廣美版畫系領導之托籌辦傳統版畫工作室,與業內翹楚榮寶齋合作。她專攻黑白木刻與絲網版畫多年,往前一年,她42歲,在絲網版畫領域勢頭正盛,作品剛剛入圍“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澳挲g、藝術積累和修養都達到峰值”。但接下任務后,她擱置了絲網版畫的創作計劃。
不同版種對技法、工具、材料的要求不盡相同,更換版種如同跨專業。2016年,顧亦鳴申請作為訪問學者到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傳統版畫工作室學習,同時,還在榮寶齋學習傳統水印版畫的制作過程。勾描,雕版,印刷——這是榮寶齋制作傳統水印版畫的常規過程。
版畫是一門間接藝術,講究技術性與工序性,每一步驟的轉換頗考驗創作者的技法。技術如果差強人意,印刷的成品便很難還原草圖上的設想?!爱敿夹g達到一定水準,想法才可以自由地馳騁?!鳖櫼帏Q的這一認識來自榮寶齋。她認真琢磨過,榮寶齋一直在復制名人字畫,“原作者在畫畫時,肯定沒考慮過榮寶齋的師傅們能不能復制得出來。畫家的畫就是這樣的,至于能否復制出來,那是你們的事?!?/p>
“沒有別的,就是練?!奔夹g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如果印量沒有的話,講什么都是空的?!鳖櫼帏Q常自嘲是“人肉印刷機”。起初印第一、第二張時,她總是緊張,記顏料的速度也慢。她的熟練是通過大量套版完成的,期間用了三年多。
單就分版而言,她在榮寶齋接受的訓練是拿到創作稿時,什么都不做,純看,“可能看一個星期,這一個星期只考慮分版?!比缓笤儆≈?。擺脫技術對創作者的制約后,她的作品忠于創作靈感,不因技術限制而妥協。
城市、自然、人一直是顧亦鳴關切的主題。絲網版畫《空山疏影》中,前景是幅素靜古畫,透過畫作中央的窗口望進去,卻是人類大興土木破壞的山水景象。強烈的對比在近乎黑白的色彩下,更顯荒誕?!稓w去來兮》借用陶淵明“歸去來兮”的辭賦名,以鏡子為媒介,反思過度開發的現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