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村支書的數字化海島夢

這是一個故事。

一個真真切切的故事。

它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廣東。

這次回來就不走了

強勁的海風粗暴地將頭發往后撕扯,迎面狂吹讓人只能瞇著眼睛往前看。剛剛還是烈日當頭,轉眼便烏云集聚,叫人猝不及防的雨水伴著飛掠而過的浪花,濺上緊抓船欄的手臂。

不能打傘,又沒有遮雨篷,快艇上的人只能躬著身子,盯著船板,祈禱這來得快的雨,能去得也快。

幾分鐘后,雨果然停了。驕陽再現,仿佛剛剛只是老天爺一時興起開了個玩笑。

遠處的山巒與海面之間騰起煙霧,一弧殘缺的彩虹隱于其中。這幕驚艷的美,讓人輕易忘卻剛剛的不適。

環視周遭,碧藍的海水托舉著數只青褐的漁船,在黛綠的遠山映襯下,猶如一幅層次分明的油畫。

廣東省臺山市川島鎮茫洲村周圍的海域(石登江/圖)

船,離岸越來越近。這座面積只有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00人的海島——茫洲島,迎來了既熟悉又陌生的他——42歲的鄭少喜。他背負著特殊使命回來了——擔任廣東省臺山市川島鎮茫洲村委會黨支部書記。

茫洲村委會黨支部書記——鄭少喜(石登江/圖)

長期被海邊艷陽炙烤的黝黑皮膚,笑起來時露出經歲月雕刻的眼角褶皺,寬肩粗臂的鄭少喜,看起來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但在眾多穿著拖鞋和短褲的村民中,他又是唯一穿著包頭鞋和長褲的,藍色的套頭短袖衫被汗水浸透,緊緊貼住后背。

和島上的大多數人一樣,他也是出身漁民家庭。少年時期的美好回憶,莫過于放學后去海邊蹲守,等退潮后釣魚或撿貝殼。而每當父親捕獲大魚時,鄭少喜是最快樂的,這意味著“能大吃一頓”。

貧瘠的日子,讓他立志要離開海島,去外面闖蕩、過好生活;但年過不惑,他又毅然決然地回來,哪怕妻子一開始不理解,哪怕要跟孩子分居兩地?!拔业膬蓚€女兒,一個上高中,一個還在上幼兒園,平時都沒怎么陪伴她們?!边@位“硬漢”難得地露出柔情。但比起家庭,海島才是他的“主戰場”。

如何讓海島更好?這個問題始終縈繞在鄭少喜心頭。他是一個敢于適應新變化、迎接新挑戰的人。長達23年,輾轉于廣東臺山、珠海及湖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外出的廣博見識,讓鄭少喜在制定家鄉發展規劃時考慮得更實際,在處理村務時更有技巧。許多棘手的問題,在村委會門口的大榕樹下,在他與村民的說說笑笑間,得以妥善解決。

鄭少喜與村民在村委會門口的大榕樹下交流(石登江/圖)

紅旗飄飄

潮起潮落,拍打沙岸。群山環繞,靜訴鄉音。茫洲島,曾經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地,曾經的軍事戰略寶島。任歷史風云變幻,它就這般靜默地佇立著,從骨子里的紅色基因汲取力量。

1946年2月,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第四團部分武裝人員組織成立了濱海大隊。7月,濱海大隊轉移到茫洲島,反抗國民黨軍隊的掃蕩和圍剿。其間,11名游擊隊員因機船故障,被捕后慘遭殺害;1名機槍手在執行任務時溺水犧牲。雖然危機重重,但游擊隊員迎難而上,最終在10月成功突圍,粉碎國民黨的圍剿計劃。

先烈雖逝,但紅色基因在海島上代代相傳。上世紀50年代,解放軍駐守茫洲島,直至80年代才撤出。島上現今遺留營房、炮臺、防空洞等軍用建筑,向后人無聲訴說那段滄桑往事。

如今,黨員鄭少喜接過先輩傳遞的薪火,鼓足干勁想把海島發展得更好??蓜偟酱逦k公室上班時,他就發現一個嚴峻的問題——海島的網絡建設,尚未滿足政府辦公和居民生活中對更高寬帶的需求。

隨著對網絡建設情況的深入了解,鄭少喜對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原來,從2008年往后的13年里,中國電信廣東公司賡續紅色基因,不斷攻堅克難,創新技術、升級方案,在茫洲島高舉飄揚紅旗、奏響如歌“網”事。

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在茫洲村搭建的基站(石登江/圖)

2008年,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組建了黨員突擊隊,駐扎海島,歷時4個月才建成島上首個發射塔。茫洲島四周環海,幾十噸重的設備和物料,包括水泥、鋼材等,都要靠船運上岸。幾十人組成的建設隊伍則需要分批次租用快艇,往返于海島和內陸之間。船只顛簸,讓人幾乎頭暈欲嘔。

可上岸后,建設隊伍還要走幾百米粗糙的沙地和崎嶇的山路,至少要半個小時才能到山頂。前方砍剪雜草雜樹,讓山路稍微寬敞點;后方用扁擔挑著沉重的建材和設備,一步一步往上走。扁擔壓酸了肩頭,碎石磨損了鞋頭,有人還扭傷了腳踝、磕碰了膝蓋,但共同的信念支撐著建設隊伍,將物資運送到目的地。

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組建的建設隊伍正在運送物資

白天,若是艷陽天,在炙熱的陽光烘烤下,建設隊伍人人汗流浹背,汗水濕透了上衣,又被風吹干了,又再次大汗淋淋濕透衣背,如此反復,衣服都可以“結晶成鹽”了;若是陰雨天,為了趕進度,還得冒險乘坐快艇,風大浪大甚至夾雜著雨水,還沒上岸,連內褲和襪子都濕透了。由于長期在島上作業,建設隊伍紛紛被曬成古銅色,臉部脫皮、手部長繭,都成了“家常便飯”。

到了晚上,建設隊伍部分人留守島上,就在村委會的空地上,鋪個草席、墊個紙皮,席地而睡。當年,島上電力供應十分有限,每天僅有晚上5點到8點發電。夜深后,沒有風扇,還有蚊蟲,但白天實在太累了,建設隊伍也就顧不得悶熱和蟲咬,沉沉睡去,為第二天的工作儲備能量。

不僅要克服氣候問題、交通困難,建設隊伍還要面臨生活物資匱乏的境況。當時的島上沒有飯店、便利店,更別提酒店和超市了。建設隊伍要自帶方便面、粽子、飲用水等解決三餐。

連想暢快地沖個涼,洗去勞作的疲憊,都成了建設隊伍的奢望。島上沒有大型水庫儲存降水,有時還要靠船運補充島上淡水,用水十分緊張。建設隊伍只能用桶接點山泉,簡單沖洗作罷。

建設過程的辛苦,村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主動為建設隊伍提供伙食和住宿。村民看著同吃同住的建設隊伍,心疼地說:“你們這些電信人,都快成半個島民了?!辈簧俅迕裰鲃訛榻ㄔO隊伍免費帶路、搬抬物資。有了村民的支持,聽到一聲聲“辛苦你們了”“謝謝”,建設隊伍更堅定了決心。

“身體上是疲憊的,但精神上是喜悅的。踏踏實實地為島民辦實事、辦好事,作為中國電信的一分子,我們都為公司的社會責任擔當而自豪!”持續參與茫洲島網絡建設、現任中國電信臺山分公司總經理助理伍偉英說道。

孤島“入網”

不僅要克服島上艱苦的生活條件,克服地形因素帶來的施工難度,建設隊伍還要應對惡劣的氣候條件。海島與大陸相隔約20公里,建設隊伍在安裝設備時遇到大霧和陰天,好不容易把設備安裝好,調試了整整一天卻還是有問題,只能兵分兩路,部分人在茫洲島,部分人去對岸,互相配合調測。當時,已經退潮了,船開到對面又靠不了岸,建設隊伍急得團團轉。村委會了解情況后,動員駕船技術最好和最了解海況的村民前去支援。水位低,風大浪又高,建設隊伍上岸時,衣服全部濕透了,但仍堅持排查問題和調整設備,最終成功適配!

此后的十年里,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嘗試投入建設無線沿海網,加強沿海海面信號覆蓋。2019年,得益于臺山市政府在茫洲島投入建設太陽能發蓄電設備,中國電信廣東公司迅速組建以技術骨干黨員為核心的建設突擊隊,先后6次租用快艇往返海島和內陸,無數次用扁擔挑著沉重的設備,一步步走在顛簸的山路上,靠著一點一滴的努力,終于在島上建成2G、4G無線直放站,能提供穩定的手機信號。

看著關于中國電信廣東公司援建茫洲島的沉甸甸的資料,鄭少喜既感動又感激。但在他上任的2020年,無論村民生活還是政務辦公,對網絡的要求都更高了。鄭少喜積極聯絡并全力配合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努力推動茫洲島網絡建設的進度條。

2021年,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全面響應“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政策要求,為保障回島過清明的民眾有滿格且穩定的信號,突擊完成了4G網絡的全島覆蓋工程,標志著這個信息孤島成功“入網”,接入了智能通信的新時代。

其間,還有這樣一個小插曲。有個重要的網絡設備,在清明前一周才送達茫洲島。為了趕在清明前完工,建設隊伍加班加點,多次乘坐快艇冒雨往返茫洲島和內陸,背著笨重的儀器和工具上下20米高的信號塔進行安裝測試,終于趕在清明前兩天完成。

建設隊伍正在檢測設備

接到滿格的4G信號那一刻,村民興奮得都跳起來了!實地測試寬帶上網可以達到100M以上,互聯網視聽可以流暢觀看4K節目,黨教網平臺及視頻會議系統無延時,視頻監控圖像清晰、語音視頻通話均正常。

同年4月26日,國家信訪總局收到鄭少喜的感謝信。他在信中慷慨激昂地寫到:“人民郵電為人民,中國電信的紅色基因在這里很好地得到了傳承!中國電信一直在為島上居民提供通信網絡服務,將島民與大陸與世界拉近了距離?!?/span>

據不完全統計,13年來,建設隊伍租用快艇往返茫洲島和內陸之間70多次,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在茫洲島累計投入超過200萬元。目前,預計茫洲島的電信業務年收入約5萬元。做這樣的“虧本生意”,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卻毫不后悔。

對此,伍偉英這樣說:“在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指引下,中國電信廣東公司持續堅定地響應為人民服務的號召。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享受網絡的權利,不僅是茫洲島,我們希望在中國,哪怕再偏僻的地方,人民都能享用到網絡,就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又自在!”

據了解,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累計投入8000萬元,在江門臺山海域建成455個基站,滿足臺山海岸及離島居民近40萬人口的信息通信網絡需求。近幾年來,中國電信臺山分公司總投資超過5000萬元,實現臺山20戶以上自然村的全面光纖覆蓋。利用PON基站無線覆蓋技術解決了川島、隆文、深井等鎮的一些邊遠山區與農村的手機信號問題,這些都是中國電信臺山分公司在助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及鄉村振興行動的有益嘗試。

變了!變了!

路通財通事事通。在鄉村振興的重要關口,除了地理上的“道路”要通暢,信息科技上的“道路”更要通暢。在鄭少喜和村民眼中,“網”路暢通的茫洲島將迎來更多發展可能。

島上唯一一個90后村干部李自力不禁感慨,今年得益于網絡的發展,村務管理有了全新的面貌。以前,島上網絡不穩定,若要聯網辦公,要等周一三五的航班,耗時一個多小時到鎮上,借用鎮政府電腦辦公。如果遇到狂風、巨浪或大霧等天氣,還不能當天往返,辦公效率十分低下。

茫洲村村干部——李自力(石登江/圖)

如今,在村委辦公樓就能聯網,組織黨課學習、幫村民填報資料、接收并下發政府通知等都很便捷。島上安裝了“平安鄉村”攝像頭,接入政府“雪亮工程”監控覆蓋,加強治安管理,提升村民的安全感?!按迕襁€組建了微信群,像疫情防控、疫苗接種等,都能及時通知到位?!崩钭粤傉f完這句話,就被在村委會門口空地上織漁網的王阿姨叫了過去。

原來,王阿姨打算給在臺山市的女兒打視頻電話,但忘了按哪個按鈕。李自力熟練地幫王阿姨打通了??吹绞謾C里外孫女可愛的模樣,聽到她軟糯糯的聲音叫著“外婆”,王阿姨開心地笑著,臉上的皺紋都快溢出蜜來了。中國電信廣東公司針對像王阿姨這樣的空巢老人,提供多種流量套餐產品選擇,還不時推送反詐騙信息,有效規避網絡詐騙。

有了網絡,村民不僅能“天天看到孩子”,還能增加收入。以前主要靠賣海鮮為生,現在通過朋友圈可以賣島上特色農產品,比如金銀花、野菊花和茫洲島山茶。王阿姨操著濃郁的臺山調粵語,興奮地說:“以前賣十幾塊錢一斤,現在能賣一兩百塊錢一斤?!?/span>

在茫洲島,有這樣一道約定俗成的風景線。炎炎夏日,村委辦公樓前的空地上,被臺風摧殘得只剩半個腦殼的大榕樹下,三五成群的村民,或在石桌旁喝茶聊天,或在地上織補漁網,或在石凳上挑揀海螺?,F在,他們多了一個“常規”動作:掏出手機上網聊天,或在朋友圈賣貨,或了解資訊動態。

茫洲村村民在使用手機

網“路”通了,不僅方便村務辦公和村民生活,還帶動青壯年回鄉創業。在廣東中山的服裝城打工多年的村民鐘志祥,已經回到島上生活。他計劃運用在服裝城學到的直播技巧,通過抖音和微信等做直播,宣傳及銷售島上的特色農產品和海鮮,并引入投資建設民宿。鐘志祥說:“村委會、尤其是鄭少喜書記很支持我的想法,我覺得回來是對的?!?/span>

除了島上村民受益,網“路”通了,讓外地游客能更及時在社交平臺上,分享旅途中的快樂。近乎原生態的沙灘,海水格外清澈,一排七八間酒店標準的民宿,敞開大門、拉開窗簾,就能看到水波粼粼的大海,這是真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意生活。

茫洲村村貌(石登江/圖)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茫洲島通信網絡發展的更新迭代,讓島民的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斑@些年來,島上的變化蠻大的。但我覺得還不夠,我希望它能變化更大、變得更好!”鄭少喜眺望著遠處,陽光正在海面上雀躍,撒播下點點星光,而他說這話時,黑色的眸子也閃爍著熠熠光彩。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