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燜”電影
這些都是火山爆前出現的火星,這邊冒一點,那邊冒一點,最后你會發現,原來,臺灣的觀眾已經開始尋找他們要看的電影了。
責任編輯:袁蕾 朱又可 實習生 黃家楊
□自述:焦雄屏
2008年的臺灣電影有點像火山爆發,本土性成為其中的關鍵元素。
這些電影雖然主題、風格迥異,但都注重本土、娛樂觀賞性;不再刻意追求是否參加國際電影展,不再過于強調藝術性及個人風格。
《海角七號》、《愛的發聲練習》、《渺渺》、《囧男孩》分別是魏德圣、李鼎、程孝澤和楊雅喆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一八九五》、《對不起,我愛你》也僅是導演洪智育、林育賢第二部長片。
2007年已經有興起的跡象了,比如《練習曲》、《最遙遠的距離》、《沉睡的青春》、《指間的重量》等等都有不錯的票房和口碑。首先都是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其二,大部分電影你會看到很多有趣的觀點,而且這些觀點非常本土化。
比如《練習曲》和《最遙遠的距離》,很像紀錄片和旅行志?!?/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