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議員遇襲身亡, 如何“去極端化”成反恐難題
除了邊境管控、實施嚴格移民政策等“一刀切”反恐措施,“去極端化”也已成為一種流行的反恐概念。
(本文首發于2021年10月2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孫玥
當地時間2021年10月17日,英國當地為被刺身亡的議員舉辦葬禮。16日,英國警方公布了涉嫌刺殺保守黨議員埃姆斯的嫌犯身份,其名為阿里·哈比·阿里,是一名索馬里裔英國人。
2021年10月18日下午,英國倫敦西敏寺與議會大廈分別舉行活動,悼念遇襲身亡的議員大衛·埃姆斯。
幾天前,他在與選民公開會面時,突遭一名持刀男子襲擊,不幸身亡。倫敦警方已宣布此案為恐怖襲擊,而嫌疑人潛在動機“與伊斯蘭極端主義”有關。
和此前奧地利發生的“獨狼”式恐襲相似,此次襲擊案中的嫌疑人曾被英國反恐部門列為“有極端化風險”人員,并參加過一項名為“預防”的反恐項目。
然而,事實證明,類似的“去極端化”項目改造,效果不佳。
穆罕默德·蘇里曼是一名居住在倫敦的伊朗藝術家。在當日的追悼活動上,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我們不希望再看到任何恐怖襲擊,至少對我而言。我們需要團結起來,找到解決辦法?!?/p>
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朱永彪教授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恐怖主義的治理應該是綜合性的?!彼J為,單純地依靠軍事手段或者打擊犯罪,都不能解決問題,需要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手段,綜合施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