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鏡景點”背后的生意經:賣家稱不到店也可代寫代發種草帖

近日,有網友發文吐槽小紅書發布的“濾鏡景點”筆記,與真實景色差別較大,隨后該話題引起熱議。10月17日,小紅書在其官方微信號回應稱部分用戶在分享過程中的確存在過度美化筆記的情況,會嘗試推出景區評分榜、踩坑榜。

近日,南都記者實測發現,在“濾鏡景點”背后,還有人做起了“代寫、代發廣告”的業務。在電商平臺上有賣家稱,可以在“種草”平臺上找擁有一兩千粉絲的賬號發布推薦餐廳的帖文,“不需要到實體店體驗”,只需要店鋪照片。

實際上,此類平臺已經被曝光存在“種草”亂象。2019年12月,央視新聞曾曝光社交電商平臺有不法商家通過明碼標價,為產品撰寫虛假評論、虛構點贊數量等,甚至聲稱“從未使用過的產品都可以寫出優質的種草帖”,利用消費者從眾心理誤導其購買產品。

事發:景點“種草帖”被指與實際差別太大

10月12日,有網友在微博吐槽“小紅書真的害人”,并表示自己穿著帶跟的鞋深一腳淺一腳地爬礁石爬過來,最后一張照片都沒拍。該網友還曬出了景點加了濾鏡和沒加濾鏡的對比圖,差距甚大。

隨后,該話題在網絡上引起熱議。10月17日,小紅書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致歉稱,部分用戶在分享過程中的確存在過度美化筆記的情況?!氨热缱罱蠹铱吹降陌咐?,大部分都屬于旅拍美圖,但由于分享者沒有明確標明是攝影作品,被作為旅行指南使用。觀看者實地探訪后出現較大落差,產生了被欺騙的感受?!?/p>

小紅書稱,希望分享者堅持社區公約的準則,同時已啟動了一系列運營活動,鼓勵發布者做有用而非美化的分享;在用戶搜索某個景點的時候,小紅書也會提供更豐富的搜索聯想詞,對“避坑”等內容作更多展示;同時,小紅書還會嘗試推出景區評分榜、踩坑榜之類的產品,便于大家獲取更多元的信息。

背后:代寫代發筆記成生意,賣家稱不用到實體店都能發

用戶發布的“種草帖”濾鏡讓人難以辨別景點的真實面貌。南都記者進一步實測發現,還有人以代寫、代發“種草帖”作為生意,包裝成“干貨帖”、“探店帖”等,“不需要到實體店體驗”,即可通過擁有一定粉絲基礎的賬號發布,均有明碼標價。

10月20日,南都記者實測發現,在電商平臺上,有不少賣家經營相關業務。

以餐廳推廣為例,南都記者添加了幾名賣家微信,有人告訴南都記者,可以提供代寫到博主發文“一條龍”推廣服務,只需要將店鋪照片發過去即可,不需要真人到店。賣家聲稱,這些KOL都“很靠譜,粉絲都是活粉”。根據賣家的報價,一篇300至400字的稿件,再由粉絲數1000至2000的博主進行發布,只需要75元。

還有賣家表示,可以對店鋪進行推廣,一個季度3800元。根據其出示的價位表,這3800元包含了一個月8至10條600字原創精編推文,筆記點贊及收藏數量三個月“累計2000+”,配置專業的編輯、美工、視頻剪輯師進行操作等。

觀點:“種草文”若基于推廣目的發布,可認定為廣告

除了代寫、代發筆記進行推廣,在相關平臺,把廣告包裝得“不像廣告”似乎已成為了要訣。南都記者收到一份某平臺營銷課程課件顯示,在進行營銷推廣時,要“從個人體驗出發,一定要軟(廣)”、“用表情符號提升文章閱讀性”等。

而對于較多人吐槽的旅游類筆記,則有教程表示,做軟植入時要“加入攻略和避坑指南”,從而顯得較為客觀。還有專門的“民宿推廣攻略”,詳細寫出應如何寫出帖文、如何進行推廣、如何避免軟廣被平臺官方屏蔽。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方超強告訴南都記者,對于此類種草文章,如果是基于商品或者服務推廣之目的發布的,就可以認定成廣告。難點在于,平臺博主與廣告主之間的合作存在多種形式,如果采取一些隱蔽的合作方式,例如以種草文章篇數、點贊數、轉發數等作為推廣費用結算方式,而文章本身沒有導向消費的鏈接等內容,則認定其屬于個人種草分享還是軟文廣告就存在一定難度。

方超強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被種草用戶自主轉發軟廣文章,不改變軟廣的性質,但被種草用戶無需承擔廣告發布的責任,最終由委托制作和發布廣告的廣告主、廣告制作者和發布者承擔法律責任。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絡編輯:秦莉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