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鳳慶:核桃林深處有人家
面對著滿滿一果盤核桃,我第一時間向朋友炫耀實現“核桃自由”,接著砸了沒幾個就煩了,錘子的力度總是掌握不好,新鮮的核桃仁外面那層表皮口感苦澀。當嚼到白白胖胖的核桃仁,想到這些果實從樹上到我手中的過程,親眼目睹粒粒皆辛苦,不免為自己的矯情而羞愧。
責任編輯:楊嘉敏
九月,云南的核桃熟了。
從臨滄市鳳慶縣向北,路邊的核桃加工廠和收購點家家都在忙碌著??邕^瀾滄江,山間的核桃樹越來越密集。以滇紅茶聞名的鳳慶還有另一張名片——中國核桃之鄉。明末清初,內地人帶來泡核桃嫁接技術,原有的鐵核桃嫁接后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民國時期,木榨油工藝的普及進一步推動了泡核桃的培植。至今,核桃仍是鳳慶的主要經濟作物。
此行深入鳳慶的崇山峻嶺,慕名探訪兩座古村古鎮,順便在原產地暢吃了一回絕對新鮮的核桃。
魯史古鎮與新鎮相映成趣。
古墨
距鳳慶縣城百十公里的漫山核桃林中,藏著一個靜謐的小村子,名曰古墨。我喜歡附上其所在的鄉名,詩禮古墨,聽起來書卷氣十足。盡管并未尋到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畫的痕跡,但這處充滿詩意和野趣的世外桃源,確是逃離塵囂的好地方。
從詩禮鄉到古墨村的近十公里山路沒有客運班車,趕上詩禮的街天,本以為午后會比較容易搭到摩托車進村,攔了幾輛,要么載著人要么馱滿貨,旅行者自駕經過的希望就更渺茫了。時間尚早,行李也不多,索性徒步。走累了就在路邊樹陰底下坐著仰頭看打核桃,無聊了就找幾顆路邊掉落的核桃踢著玩。不知不覺翻過兩座山頭,山谷里回蕩的水流聲越來越響,我知道古墨快到了。
如此山高路遠的小村子能被外人發現,憑的是一片古磨房群,此“磨”非彼“墨”也。磨房清一色用石頭堆砌成墻,墩墩實實,房頂覆著斑駁的青石板,遠看如魚鱗般錯落交疊,細看每一塊石板的大小形狀又毫不規則,好像隨性而為的藝術創作。兩百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