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視點丨美潛艇為何敢在各大洋潛航?

近日,在南海國際水域撞上不明物體的美國“康涅狄格”號核潛艇,是美軍最先進的“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是公認的全世界最先進攻擊性核潛艇。

美軍海洋調查船通過孜孜不倦海洋水文調查,繪制出先進而完備的數字海底地圖,為美軍水文情報偵察提供了基礎。

責任編輯:姚憶江

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USNI News)于當地時間2021107日報道,美國一艘“康涅狄格”號核潛艇102日在南海國際水域撞上不明物體,造成多人受傷,但并無嚴重傷情,潛艇的核動力裝置也沒有受到影響,仍在正常運行。

在潛艇撞擊事件之后,美軍并沒有選擇原地等待救援,而是以浮航狀態駛離事發區域,前往關島。據公開的衛星地圖顯示,距離事發一天之后,潛艇離中國南海西沙群島島礁最近處只有42.8海里(不足100公里)的距離。

攻擊型核潛艇是航母編隊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可以理解為航母編隊的水下帶刀護衛,負責編隊水下警戒、偵察和打擊敵方潛艇等關鍵任務,是整個編隊的“暗衛”,其重要作用絕不亞于在水面為航母編隊支起防空保護傘的大型巡洋艦或驅逐艦。

當你發現了這條水下“海狼”,常常意味著離航母編隊不遠了。

核潛艇的挑釁意味

“康涅狄格”號是美軍最先進的“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單艇造價超過30億美元,豪橫的美國人一共也只造了3艘。起初,該型潛艇建造目的是為了應對蘇聯數量龐大的潛艇部隊,原計劃建造29艘,后因蘇聯解體,冷戰壓力驟然消失,因為任務缺失加之造價驚人,只造了3艘即停止建造,轉而建造較為便宜,但性價比更高的“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

盡管已經建造多年,但時至今日,“海狼級”仍然是公認的全世界最先進攻擊性核潛艇。

“海狼級”先進到了什么程度呢?

這里僅以三個關鍵性能指標為例:一是潛艇最關鍵的安靜性指標,其自身噪音僅為95分貝,這已經低于海洋背景噪音105分貝,是名副其實的大洋“黑洞”;二是極限潛深610米,很多魚雷武器在這深度都無法正常使用;三是艇首有AN/BQQ-5D/E聲吶系統和BQS-24近距高頻主動聲吶,特別是“海狼級”尾部還有一般潛艇罕有的拖曳聲吶,探測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相當強悍。

圖為建造中的“海狼級”艦首球型陣列聲吶,上為直徑24英尺(近8米)的大型球型被動陣列聲吶,外圍架設低頻被動陣列聲吶;球型被動陣列聲吶下方設置了主動陣列聲吶。

“康涅狄格”號核潛艇此次的潛航時機和海域,特意選在中國國慶期間,暗中靠近西沙群島,潛進中國專屬經濟區,是具有強烈惡意和挑釁意味的。其目的不外乎三個:

一是熟悉未來潛在水下海戰場,測量海底地形和相關水文數據;二是收集中國軍艦、潛艇的聲吶與螺旋槳的“聲紋”數據,這是潛艇偵察和攻擊武器的最關鍵的參數。三是了解我方反潛戰術和反潛陣地部署。

與美軍標榜的“自由通過”不同,按照2014年西太平洋海軍論壇第14屆年會表決通過的《海上意外相遇規則》,軍艦和潛艇“無害通過”專屬經濟區水域,按規定應用無線電等適當形式通知所屬國家。

不過美國一貫作風霸道,哪怕對于自己參與制定的規則,向來都是合則用,不合則不用,反正《海上意外相遇規則》是自愿執行,對于不遵守者也沒有強制措施,更何況當下美軍是南海麻煩制造者,天天想在南海秀肌肉、刷存在感。

海域概念圖。

當然,美國潛艇潛入其他國家水域,也曾有過“吃癟”的尷尬時刻。

1992年2月11日,美國“巴頓·魯日”號核潛艇悄無聲息地潛入俄羅斯海域,美軍自認為潛艇隱蔽性遠勝蘇聯潛艇,不會被俄羅斯的潛艇偵測系統所捕捉到,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