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罪案件占比下降,不捕不訴率上升,刑事辯護有何挑戰與機遇?
中國重罪案件占比從1999年的19.6%下降至2019年的2.7%,八類嚴重暴力犯罪自2009年以來呈現“十連降”。與之相比,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數占比從1999年的54.6%上升至78.7%。
責任編輯:錢昊平
中國刑事犯罪的生態和結構正在發生變化。
2021年10月15日,最高檢貫徹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暨有關文件征求意見研討會在重慶舉行。會議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但犯罪數據也呈現明顯的“一升一降”態勢。
特別是近20年來,中國重罪案件占比從1999年的19.6%下降至2019年的2.7%,八類嚴重暴力犯罪自2009年以來呈現“十連降”。與之相比,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數占比從1999年的54.6%上升至78.7%。
與會的最高檢副檢察長陳國慶表示,這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社會危險性通常較低,主觀惡性小,以往那種“構罪即捕”“有罪必訴”“一押到底”的傳統辦案模式已不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要。
“這是個強烈的信號?!痹?021年10月24日舉辦的第十五屆尚權刑事辯護論壇上,訴訟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樊崇義說,隨著刑事犯罪生態的變化,以及檢察機關轉變傳統辦案模式,讓刑事辯護工作面臨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