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強:與未知相遇,向童心致敬 | 封面人物

以火為墨,對話看不見的世界,尋找超越死亡恐懼的通道。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周建平

瘟疫與天啟,被隔離的“中世紀之旅” 

畫布上,火藥粉的墨跡勾勒出一群蝙蝠,扇動著翅膀,抑或倒掛著,令人毛骨悚然,四圍烏黑的霧狀微粒中,猩紅的斑點依稀可辨……

“疫情以后我做的大批畫作都比較黑暗,有這個時代的印記。我畫了很多蝙蝠,各種各樣,像陰魂一樣?!?/p>

▲《蝙蝠的眼睛 No. 2》,2020,火藥、畫布,263 x 450 cm,藝術家本人收藏,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炸”出這些“現代啟示錄”般的蝙蝠,不僅回應與我們命運攸關的疫情,也回應了他三年藝術史之旅的最后一段旅程。

“2017年起,我開始‘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通過在普拉多、普希金、烏菲齊等美術館以及龐貝考古遺址和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等的展覽,以東方文化和精神為鏡,映照、對話它們館藏代表的一段段西方藝術史,以此求索當代繪畫的可能性?!?/p>

▲蔡國強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個展精選作品,浦東美術館展覽現場,2021年  圖/顧劍亨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從龐貝古城的自然浩劫漫游到文藝復興,與格列柯深入交流,在圣維克多山與塞尚一起冥想,又循著流淌的時間之河,歷經布爾什維克革命和中國的巨變,最終回到他出發的地方。但“中世紀之旅”還蟄伏著,蠢蠢欲動,仿佛這畫布上的蝙蝠……

“突來的新冠疫情,讓我剛離開的這些文化‘圣地’一起關閉。人們都在驚恐議論,疫情之后世界如何大變,人類將從此不同。不再擠滿觀眾的空蕩展廳內,也許先輩們在輕松笑談:‘我們不就是在包括黑死病的一個個巨大災難里創造了墻上的這些嗎?’”

2020年春疫情剛暴發時,蔡國強還在紐約,原計劃參與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策劃的“中世紀大旅行”因故取消。這本是一次野心勃勃的藝術之旅,縱橫10國近20座城市,途經希臘阿索斯山、埃及西奈、塞浦路斯尼科西亞、以色列猶大曠野……拜訪那些至今保存著中世紀生活和與世隔絕的苦修氛圍的歷史重鎮。

“一切準備就緒,結果去不了了。沒想到中世紀的隔離和黑死病,不小心就轉到我們身上。疫情就像中世紀,打亂了人類科技萬能、物質享受的高速發展,人類無限膨脹,從古羅馬、古希臘一直延伸下來的文化崇拜很多神,包括腐敗的神、貪婪的神,各種都有,轉到中世紀時就突然剎車,變成了苦修?!?/p>

誰人料到,身處現代,我們也會蒙受中世紀般的苦難。近三個月全球停擺,被迫擱淺的“中世紀之旅”成為蔡國強和家人在新澤西州鄉下的自我隔離,其間他創作了一批火藥畫:瘟疫、天啟、死亡,這些中世紀的自省詞匯逐一“炸”現,呈表他對中世紀的黑死病等自然浩劫及光和靈性等神秘主題的感受。

▲火藥畫爆破瞬間,2018年

“生命和人類的未來顯得模糊而充滿危機感,我畫了大量關于中世紀的東西,包括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教堂上的吐水怪獸等等?!?/p>

2019年4月,因著巴黎圣母院那場大火,蔡國強原定2020年底在巴黎大皇宮的個展被迫延期。新冠疫情期間,他創作了巨幅火藥畫《黑光No.1》,先用紙模精心重現了教堂標志性的巨型玫瑰花窗,爆炸將花窗擊碎的剎那定格于火藥畫中,邊緣的黑色耀斑仿佛在流動,讓光芒更顯熾烈……

《黑光No.1》回歸了蔡國強早期爆破作品簡潔磅礴的美感,既是瞬間的歷史,也是宇宙的爆炸,整件作品本身就像是一次虔誠的敬拜,在黑暗中綻放明亮的重生景象,而非被宿命論的絕望籠罩。

▲《黑光 No. 1》,2020,火藥、畫布,360 x 600 cm,藝術家本人收藏,Christopher Burke攝,蔡工作室提供

在鄉下牧場隔離數月間,蔡國強的生活節奏變緩了:健身、騎車、陪伴妻女。女兒準備考藝術學院,他便跟她聊聊畫畫的事,自己也重拾畫筆寫生?!皼]法做大型活動,可以更專心在畫畫中,這種情感非常樸素溫暖?!?/p>

此外,他開始翻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旅居日本時留下的十幾本筆記,“希望利用這段時間重溫我的成長過程,重回自己的‘中世紀苦修時代’去旅行?!?/p>

▲蔡國強在隔離期間的寫生,美國新澤西家中,2020年

窗外的風景,從冬天慢慢變成春天,再從春天慢慢變成初夏。2020年6月,蔡國強回國籌備大型個展“遠行與歸來”。疫情期間,遠行不易,歸來更難?!翱夏岬蠙C場空蕩蕩的,服務員都戴著口罩蓋著塑料殼。上了飛機,你可以想象坐商務艙根本沒人送水給你喝?幾乎沒人上廁所,大家都戴尿布。每次我要上廁所都要申請,有人幫我開門,給我進去,我出來了,他們馬上去消毒,真的很緊張……事實上,我的飛機也有個人感染新冠,前后三排九十幾人都同時進醫院。你一下就投進了真實的疫情時代,比我一直待在新澤西觀望中國、發些慰問微信更現實,這讓我成長?!?/p>

火藥的威力是人類尋找長生不老藥時的偶然發現,后被賦予兼具治愈與毀滅的力量;疫情肆虐全球的當下,所有分崩離析和燃燒毀滅都在重塑未來……

“其實我是一個怕死的人,怕自己死,也怕我奶奶死。但這也使我對死亡很小就充滿恐懼和思考。因為我們家門口每天很多葬禮經過,吹著各種喇叭。這種怕死,是兒時的秘密和折磨,使我一直在尋找看不見的世界,和超越對死亡的恐懼的通道。說得好聽點,就是慢慢通過藝術解脫開自己對死亡的恐懼,也通過藝術理解人類?!?/p>

北京奧運會從天而降的“大腳印”、巴黎塞納河上歡愉的“一夜情”、故鄉泉州惠嶼島為奶奶升起的“天梯”……蔡國強以火藥為媒介、“以天空為畫布”的各項爆破計劃聞名于世。2020年9月,他在法國干邑夏朗德河完成爆破《悲劇的誕生》,白日花焰千枝樹,禮贊不息的生命力?!叭祟愑蟹N精神,看清生命的痛苦后仍接受并享受它。認識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總有冬去春來?!?/p>

2020年歲末,蔡國強“遠行與歸來”大型個展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揭開序幕;2021年夏,同名大展移師上海,成為浦東美術館開館展之一。整個展覽呈現了蔡國強標志性的火藥作品、紀錄影像和早期繪畫;同時,蔡國強特別為浦東美術館的中央展廳創作了大型藝術裝置《與未知的相遇》。

▲《與未知的相遇》在浦東美術館展覽現場,2021年  圖/顧劍亨攝,蔡工作室提供

在“燈樹千光照”的炫目空間內,蔡國強接受《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訪,年過花甲的他,淺灰T恤配一雙玫紅潮襪,懷著“歸來仍是少年”的浪漫心性,回顧他“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分享他對中國文化精神和宇宙永恒家園的神往。

“這個疫情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可見,因為我藝術上的核心,一直就是追求用可見表現那些看不見的世界。我還是想尋問一些根本問題:無論疫情帶我們去哪兒,人與人、人與自然和宇宙的關系,以及人為什么愛畫畫……這些都是我這次展覽作品背后,和幾十年藝術探求未曾改變的一些思考?!?/p>

遠行:漫長的火線,爆炸性頓悟 

蔡國強坦言,兒時的藝術家夢其實就是繪畫夢,而非如今四處奔波做項目?!拔业拇笮脱b置、社會項目、室外爆破計劃及相關火藥草圖,需要跟世界不同文化和領域的人合作。復雜外因帶來的艱苦和快樂吸引著我,成為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繪畫最動人的是直接面對和認識自己?!?/p>

2017年秋,蔡國強在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舉辦個展《繪畫的精神》,這是他十余年來首次純粹的平面繪畫展覽。開幕前一個月,他在萬國大廳宮殿公開爆破了18米長的壓軸作品《繪畫的精神》。400年前,委拉斯凱茲等當時最偉大的藝術家受菲利普四世委托,在同樣的空間創作并展出了他們的曠世杰作。

▲《繪畫的精神》在浦東美術館展覽現場,2021年  圖/顧劍亨攝,蔡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