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行走,即是向內回歸——生態旅游從“保護”到“利用”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并不是以犧牲相關地區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前提,而是強調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當地社會的積極效益,保護項目可為當地居民提供替代性生活來源和經濟機會。

當生活在當地的人們真正認識到家鄉生態環境、各種動植物的珍貴之處并以此為傲時,他們也會主動地承擔起保護的責任。

中路藏寨地處大山半山腰的一片平緩坡地上,四周全是三千米以上的大山,山腳下是落差高達3800多米的嘉絨大峽谷。這里,春季梨花如雪、夏季田園蔥綠、秋季紅葉如丹、冬季銀裝素裹。這里,懷揣著古東女國神秘消失的秘密,保存有為數眾多的古石砌碉樓。

1999年,整個墨爾多山區域成為了四川省省級自然生態綜合型保護區,中路鄉被劃分為保護區的實驗區。從那以后,來中路旅游的人就逐漸多了起來。為了接待游客,村民開始擴建房子做民宿,為了修民宿,很多老房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藏族姑娘達瓦初看著眼前的青山綠水,回憶著童年時代的村莊,“山上能采的石頭都采完了,樹木也遭到嚴重砍伐。游客還帶來了很多外界的事物,比如難以降解的垃圾、麻將、撲克牌等。村里以前沒有垃圾處理設施,環境一度很糟糕”。

過度開發所帶來的弊端日益凸顯,為了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當地政府不得不叫停正在擴建的村莊。停了擴建,沒了收入,年輕人外出打工,村里的傳統文化沒了繼承人,只談“保護”的旅游業沒有成為增收的“香餑餑”,反而成為了抑制收入增長的紅線。

多年后,年輕人們再度回到家鄉就業,傳統文化有了新的傳承人,就連斷流許久的水渠也重新“活”了過來,這一切的改變,源于一所學校一群人。

連接:藏區的第一座森林學校

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的登龍云和森林學校,掩映在中路藏寨山間,是丹巴的新地標,傳統藏式大院里,兩棟房子經過改造取名“自然”“自在”,中間的田地取名“自我”。寓意人們能在自然中找到自信和自我,并自在地生長,它是藏區第一座森林學校,也是一個共享自然的課堂,鄉村環境保育和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得以在這里實踐。來到這里的學習者,在每日自給自足的生活實踐與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中,學習書本上無法獲得的知識與能力。

在杭州出生長大的沈書琴是森林學校的校長,她大學在成都讀建筑設計專業,后赴芬蘭學習環境藝術專業。畢業后,在外游歷多年的她,選擇了向內回歸,她來到四川藏區,發現這里面臨與全球其他少數民族部落相同的困境——社區經濟發展與在地自然環境、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間存在矛盾,亟須構建一種新的和諧。2015年,因緣際會,沈書琴通過一場水磨志愿者的項目加入登龍云合團隊,并投身于森林學校的建設,探索一種社區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和諧模式。

6年來,沈書琴在中路找到了自己的土壤,隨著森林學校一起,在中路藏寨慢慢生長,見證了森林學校從零到一的成長,和同事們一起在神山下工作、學習、漫談,探索基于在地自然和社區的創新教育模式;到社區村民家走訪調研,與合作社一起工作,在社區中推動生態服務型經濟的創新商業模式。來到這里扮演著“連接者”的角色,連接人與自然,城市與鄉村。

登龍云合森林學校校長沈書琴

激活:通過水渠與家鄉再度相連

森林學校地處整個村莊山頭的最高處,也是村中最靠近水源的位置。純凈的山泉水源源不斷地從水源流淌出來,流經村莊,匯入小金河、大渡河、岷江,最后匯入長江,流入大海。村中源地、水渠、水體的健康程度,直接影響著周圍的生態環境和村民的生產生活。在過去,水源地附近有不少田地,每一年村民都會自發組織疏浚水渠清理淤泥,讓水能順利地流淌,成為村民的飲用水或灌溉下游的田地。村民也通過對水的梳理,減少山體滑坡和洪災對人類與其他生命、農田的損害。

過去十多年間,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外出打工讀書,許多村民開始通過開民宿、做交通運輸等方式營生,留在家里的村民面臨著更重的生活負擔,已無暇去疏浚水渠清理淤泥,持續了幾代的人與水協同共生的傳統,就這樣中斷了。就在兩個月前,森林學校參與項目的學生和志愿者們重新“激活”這條古老的水渠??匆娝匦隆盎睢边^來,當地年輕人認識到水渠所承載的自然生態價值與民族傳統智慧,開始自發加入到水渠日常的疏通工作中來。

疏通水道是森林學校生態實踐項目里的一個,森林學校的項目從前期調研到項目的設計與實施,都與當地村民的期望與需求緊密相連。在實踐的項目上,沈書琴總會帶上當地的孩子參與其中,“當地的孩子,其實也沒有太多時間與自然共處。他們對于腳下的這片土地,同樣缺乏深入了解的機會。山村留不住年輕人,也鮮少有人意識到當地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希望通過森林學校,他們能與家鄉的土地再度相連,成為家園的守護者?!?/p>

連接土地,守護家園——車隊駛過318國道

重拾:經濟收益與傳統文化

當看到許多外來的志愿者為幫助村莊而努力時,當地的年輕人會受到影響與啟發——覺得自己或許也可以為這個村子做一些事情。達瓦初曾一度盼望離開村莊,如今她選擇留了下來,成為森林學校的運營團隊成員?!奥糜卧谖覀冞@兒并不是新鮮事,村里的旅游業十幾年前就有了。但傳統的旅游業只有開民宿的人才能從中受益,無法惠及他人?!?/p>

在森林學校剛成立那會兒,村民都以為這又是一個城里來的大老板來開民宿賺錢的項目。幾年過去,村里人才慢慢發現森林學?!安灰粯印?。如今,村里有一技之長的人,比如了解傳統文化的吉祥老人、了解碉樓搭建技藝的非遺傳承人、刺繡做得好的繡娘等,會作為森林學校的講師為研學者們授課。由于森林學校的課程里還有農業的部分,所以即使你只會干農活兒,也能當導師,帶領客人在地里干活兒賺錢。

森林學校的出現不僅給村民帶來了經濟收益,還讓村民感受到被認可,被需要,覺得自己的手藝或愛好得到了尊重。當地人原來不知道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山歌、鍋莊等文化都隨著老年人的離世和年輕人的離鄉而日漸式微,現在又都恢復起來了。

村莊的來訪者們也不再是歇腳的游客,他們短暫地成為了當地生態構成的一分子,他們去山里采蘑菇,就地取材做一頓美食;去村民家做客,記錄口述歷史,學習在地文化智慧;與村民一起自制工具、篩土、修屋頂,在勞動的過程中感受嘉絨藏房中蘊含的因地制宜、生態環保的理念。

非遺傳承人在展示經幡制作

新生:生態旅游線路獎

在過去的七十年,世界旅游業發展長盛不衰,其間雖有不同程度的波動,但總體呈高速上漲的趨勢。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世界旅游經濟趨勢報告(2020)》,指出2019年全球旅游總人次(包括國內旅游人次和出入境旅游人次)為123.1億人次,全球旅游總收入為5.8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6.7%,而中國早已位列全球各國家旅游總收入第二位。

生態旅游則是人們回歸大自然、關注生物多樣性的最佳方式之一,也被認為是生物多樣性和文化保護的武器以及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保護區是理想的生態旅游地,也支撐著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生態旅游。作為福特汽車“更美好的世界”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福特汽車環保獎”開始在中國運行,北大潘文石老師和他的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申請了這一年的“福特汽車環保獎”,大家都為發現白頭葉猴這種中國特有生靈而激動,也為它們瀕臨滅絕的狀況憂心。此后“福特汽車環保獎”兩次為潘老師提供資助,讓當地人有新生計,提高環保意識,讓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白眉葉猴的生境得到保障,開始自然的繁衍生息。

二十一年來,從一個人英雄式地奉獻與付出,到一群人富有激情地嘗試,再到一批組織專業化的推動,中國民間環保力量的發展已經進入組織化和專業化的新階段。2018年潘老師學生創立的環保組織廣西美境又獲得了“福特汽車環保獎”,而位于崇左渠楠的白頭葉猴保護區就是美境的重點項目。2019年“福特汽車環保獎”攜專家、媒體對這個項目進行回訪時發現,村里已建設起自然教育基地、村民成為自然講解員,吸引全國各地的自然愛好者前來體驗,白頭葉猴種群數量持續增加,棲息地面積也在不斷擴大?!案L仄嚟h保獎”不僅參與和見證了白頭葉猴的絕處逢生,也支持了兩代人對它的持續保護。幾乎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滇金絲猴、藏羚羊、亞洲象、黑頸鶴、朱鹮、蒼鷺、黑鸛、斑海豹等很多野生動物身上。

“福特汽車環保獎”生態之旅車隊

去年“福特汽車環保獎”做20周年總結時發現,近一半的獲獎項目和組織是從事生態保護的,而物種保護的項目和組織獲獎最多,是第一大獲獎群體,達107個。這當中有74個項目幫助當地發展了可持續生計方式,65個項目促進了保護物種數量增加或改善了棲息地。同時有65個優秀的獲獎項目和組織,促進了濕地、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態系統的修復。

在中國民間環保力量發展和壯大的同時,“福特汽車環保獎”也在不斷探索和調整獎勵的方式,積極回應民間環保力量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和緊迫需求,力求將有限的資金輸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當地人對于發展的渴望如何平衡是一個復雜的難題,今年,福特汽車環保獎啟動了新的“生態旅游線路獎”,7月底啟動后,福特收到了來自27個省的92條生態旅游線路申請,中路藏寨社區共建生態旅游項目便是申請參賽項目之一。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并不是以犧牲相關地區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前提,而是強調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當地社會的積極效益,保護項目可為當地居民提供替代性生活來源和經濟機會。在“福特汽車環保獎”啟動儀式的主題沙龍上,全球環境研究所的彭奎博士提到,生態旅游的服務更多的是讓當地人來做,不論是介紹當地自然的珍寶,還是講解保護的故事,都能夠幫助當地人打開視野,增強對于家鄉的自豪感,并真正從中受益。而當生活在當地的人們真正認識到家鄉生態環境、各種動植物的珍貴之處并以此為傲時,他們也會主動地承擔起保護的責任。

“曾經達瓦初很害羞,現在她能像主人一樣,非常流利和自豪地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家鄉?!鄙驎傧Mㄟ^森林學校培養一批和達瓦初一樣的當地年輕人,讓他們找到真正的“家鄉認同感”,讓藏寨的明天,甚至是后天,依舊美好、更加美好。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