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拯救:熊貓債券
無論美國政府救市與否、無論次貸危機如何演化,中國的外匯儲備都將面臨價值縮水的局面。那么如何最小化次貸危機對中國外匯儲備市場價值的沖擊?
責任編輯:余力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一個外匯儲備居全球之冠的國家,在次貸危機肆虐全球,很多國家政府、國際機構與企業資金匱乏的局面下,中國不應該袖手旁觀。如果能夠把對外提供融資、規避美元貶值風險與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三者結合到一起,這是最好不過的選擇。而熊貓債券恰好可以實現一箭三雕之目的
危機仍肆虐融資成難題
截至2008年12月上旬,次貸危機依然處于深化與擴展的過程中。次貸危機已經由次級抵押貸款市場上的信用違約,發展成為席卷全球金融市場的系統性危機,并且已經將主要發達經濟體拖入衰退。受金融機構去杠桿化引發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向逆轉影響,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甚至可能在2009年上半年爆發金融危機。我們預期,金融市場可能在2009年上半年迎來新一輪危機,出現問題的機構可能是對沖基金。金融市場將在2009年下半年逐漸穩定下來。美歐日的實體經濟在2009年依然將持續衰退趨勢,2010年發達經濟體可能恢復正增長,但它們需要3至5年時間才能恢復到危機前的增長水平。
迄今為止,美國政府承諾用于救市的資金已經高達2萬億美元。據估計,2009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可能高達1.4萬億美元,約占美國GDP的10%。美國政府如何為巨額救市成本融資,成為困擾全球投資者的嚴峻問題。
理論上講,美國政府有三種融資方式:一是增加稅收,這種方式在目前情形下是根本行不通的,美國7000億救市方案還不得不附加了1500億美元的減稅計劃,才最終獲得國會投票通過;二是美國財政部發行國債,由其他國家央行來購買;三是美國財政部發行國債,由美聯儲來購買,這種方式相當于美國政府通過印刷鈔票制造通貨膨脹來為危機買單。就美國政府選擇的優先次序而言,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