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人遇“藥荒”,救命藥短缺待破解:價格飆漲20倍,工信部已調研
早在2016年,國內就曾發生息寧大面積短缺現象,“最近幾個月(息寧)幾乎就沒有了”。息寧短缺并非中國市場個例事件。近年來,加拿大、英國等地也出現過息寧短缺,引發當地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家屬不滿。
息寧斷供無需恐慌,目前國內主要有三種替代息寧的藥物可選擇:美多芭、西萊美、達靈復。藥物替代需在主診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切勿擅自調整。
短缺藥品在國內尚無統一的官方規定,通常包括用量不確定、價格低廉、企業不常生產和在區域內經常性供應短缺的藥物品種。藥品短缺原因復雜,已成為一項全球性挑戰,亟待企業、協會、政府等多方合力解決。
(本文首發于2021年10月2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于阿爾茲海默病。隨著帕金森病患者壽命越來越長,患有晚期帕金森病的人數不斷增加,帕金森病帶來的疾病負擔可能會持續增加。
從約50元/盒一路上漲到近1000元/盒,這就是2021年以來帕金森常備藥息寧(卡左雙多巴緩釋片)的供貨現狀。
患者等著吃藥,醫院藥房開不出,電商平臺上大多藥商也斷貨,僅有個別商家還賣著“很久以前囤的”息寧。近一年的價格走勢表明,息寧基本未有百元/盒以下的售價,而且最近兩三個月內,息寧從六七百元/盒跳漲到近千元/盒。
天貓平臺一家藥房旗艦店客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斷貨是因為杭州默沙東分裝公司沒貨可供,“已經缺貨一年了,也不知什么時候才能供應上”。
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于阿爾茲海默病。面對中國近300萬帕金森患者的缺藥困境,2021年10月20日,息寧的生產方默沙東(中國)郵件回復南方周末記者:“目前,我們正在和相關政府部門緊密合作,努力盡早恢復息寧(卡左雙多巴緩釋片)在中國市場的正常供應,滿足廣大患者的用藥需求?!?/p>
10月25日,南方周末記者從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醫藥處獲悉,息寧短缺已在調研之中。
實際上,包括息寧在內的神經系統藥物短缺并不罕見,此外,抗腫瘤藥“平陽霉素”、心臟手術用藥“魚精蛋白”、治療心臟衰竭的搶救用藥“西地蘭注射液”等多種廉價藥也曾出現短缺情況。
藥品短缺原因復雜,涉及政策、市場等多重因素,已成為一項全球性的挑戰,亟待企業、協會、政府等多方合力解決。
并非首次斷貨海外市場亦曾短缺
此次斷貨的息寧,主要是卡比多巴和左旋多巴組合的緩釋劑型,可有效緩解帕金森病患者運動障礙等癥狀。
“息寧在全國各地都有斷供現象?!鄙虾=煌ù髮W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二級教授、國際神經病學聯盟帕金森病研究委員會委員陳生弟教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前兩年也曾斷過,后來又恢復了些,但最近幾個月幾乎就沒有了?!?/p>
“雖然我們采取了很多辦法,但從2021年3月開始,包括我們醫院在內的很多醫院,息寧徹底斷貨了?!蓖瑵髮W附屬東方醫院副院長李剛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早在2016年,國內市場上流通的息寧就發生了大面積短缺的現象,當時不少患者或其家屬在貼吧等網絡平臺上發帖求藥,有的病友甚至需要托人從省外甚至境外購買息寧。此后,求藥的信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