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童年與消逝的成年”: 短視頻時代正在批量制造“新文盲”?
只有在最短時間內吸引觀看者的眼球才能獲得流量利益,這導致短視頻生產者必須提供盡量多的刺激,而觀看者的短期、即時獎賞反饋不斷被強化,也導致其注意力的保持時間越來越短。
(本文首發于2021年10月2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沉溺短視頻要比沉溺電視容易得多,從而對人類思維的改變,也要比電視深遠得多。
短視頻app是21世紀第2個10年里現象級的網絡產品,新奇而夸張的表演、“洗腦”又“上頭”的神曲BGM,從視覺到聽覺的全面沖擊在短時間內給人帶來的強烈感官刺激,使“信息”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娛樂,也使“短視頻”這種幾乎談不上技術門檻的App席卷全球,數十億人以此為樂,數千萬人以此為生,數不勝數的人希望借此消磨時間、展示自我、贏得財富和愛情,甚至改變命運,老年人在看、青年人在看,孩子也在看。迄今為止從未有一款網絡產品能夠如此高效地覆蓋幾乎所有群體,如此精準的根據用戶的偏好不斷地改變提供的內容。用戶卻很少意識到,自己在同時也在被短視頻App深刻地改變著。
媒體文化學者尼爾·波茲曼在《技術壟斷》一書中提出“任何技術都能夠代替我們思考問題……所謂技術壟斷就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技藝和技術的統治”。
長期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秦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