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翔騰達攜手中科院青島所邁向新能源賽道
10月28日,齊翔騰達發布公告稱,與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簡稱“中科院青島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技術研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應用水平。
公開資料顯示,齊翔騰達目前科技創新上主要以自主研發、并購及引入國外先進技術為主,在甲乙酮、順酐、MMA等產品上,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和產業優勢。借助中科院青島所的科研優勢,可快速提升齊翔騰達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拓展能力,為齊翔騰達成為山東的下一個萬華化學,開辟新的賽道和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通過與中科院青島所合作,齊翔騰達還有望切入氫能開發利用的新能源領域。
雪松控股旗下齊翔騰達化工產業廠區
打造科技齊翔
自2002年第一套2萬噸/年甲乙酮投產進入碳四深加工領域以來,齊翔騰達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甲乙酮和順酐生產居于同行業領先地位。得益于科技創新及順周期,齊翔騰達2021年業績大幅增長,10月28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齊翔騰達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63億元,同比增長174.84%。
近年來,齊翔騰達瞄準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品及化工新材料領域,實施高壁壘,一體化、多元化的發展戰略,努力構建“結構優化、技術高端、鏈條完整、綠色低碳”的現代化工生產體系,打造科技齊翔,向下一個萬華化學邁進。
通過自主研發、并購及引入國外先進技術,齊翔騰達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和產業優勢。如2019年通過并購的菏澤華立,齊翔騰達獲得了自主掌握的叔丁醇直接氧化法制取MMA技術,其今年建成投產的20萬噸/年MMA項目,就是采用叔丁醇直接氧化法工藝,該工藝被列入國家《石化綠色工藝名錄(2020年版)》。
東興證券的最新研報稱,齊翔騰達的“生產技術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技術方法均為當前最好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公司的甲乙酮產品質量居于同行業領先水平,在國內外市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產品標準高于ASTM標準和國內行業標準。包括新建的異壬醇、丙烷脫氫和環氧丙烷項目也是引進的國外先進的成熟技術工藝,并有排他性?!?/p>
在引入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齊翔騰達持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大催化劑領域的研發投入,努力實現技術成果的應用及轉化,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隨著技術和產業優勢的積累,齊翔騰達在自主創新能力上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中科院青島所的科研能力,正好與齊翔騰達的現有產業技術,形成良性互補。
公開資料顯示,中科院青島所承擔了一批國家和中科院重大任務,在新一代HN材料生物合成技術、光驅固碳產能人工細胞的設計與構建、碳-氫鍵選擇性氧化P450酶的設計與應用、生物質廢棄物先進能源轉化技術、特色生物資源開發與高值利用等方面產出一批重大成果。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系列橡膠彈性體、氫能開發利用、生物基材料、高附加值化工品關鍵原料和催化劑等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平臺共建、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并建立組織保障。
公告稱,本次合作意在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提升公司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助推中科院青島所與區域產業體系深度融合,同時有利于進一步實現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領域內的躍升。
切入氫能開發新賽道
雙方在氫能開發利用領域的合作,有望為齊翔騰達開辟新能源領域的新賽道。
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下,氫能因其具備清潔、高效、可再生等特性,一直被視作未來主要能源之一。公開資料顯示,齊翔騰達現有的甲乙酮、低碳烷烴脫氫等生產裝置都會副產氫氣,目前每年產量在1-1.5萬噸左右,副產的氫氣大部分通過管輸供齊魯石化和周邊的加氫裝置,一部分自用。
隨著今年底70萬噸/年丙烷脫氫建成投產,齊翔騰達氫氣產能將大幅提升。目前,丙烷脫氫每生產1噸丙烯約可產生37.9kg氫氣。以此估算,齊翔騰達70萬噸/丙烷脫氫項目若滿產,每年將新增副產氫氣約2.65萬噸左右。齊翔騰達在互動易上也多次表示,公司持續關注氫能源技術的發展,尋求高附加值的用途。
與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相比,通過提純工業副產氫獲取燃料氫氣有利于降低氫燃料電池的運行成本。然而,工業燃料氫氣中微量CO雜質的存在能夠快速毒化燃料電池催化劑,開發出不含CO的氫氣(CO≦0.2 ppm)制備技術是氫能研究的重要方向。近期,中科院青島所與德國漢諾威大學的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新型用于氫氣提純的高穩定性混合導體陶瓷膜,低純氫氣的燃燒可以促進陶瓷膜另一側水分解所生成氧氣的原位移除,從而直接獲得不含CO的氫氣,可作為燃料直接用于氫燃料電池。
齊翔騰達所在的山東省淄博市,也在發力打造國內先進、有重要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高地。今年9月,淄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鼓勵氫能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內容顯示,2022年淄博要建成全省重要的氫能產業基地,制氫、儲運氫、加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和零部件、氫燃料電池整車等產業鏈全面形成,氫能產業鏈產值達到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