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下的饑餓兒童
慈善,作為某種意義上的“非必要”開支,在目前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下,首先被縮減了。
責任編輯:李楠
今年9月,“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接受的捐款已經開始下降。慈善,作為某種意義上的“非必要”開支,在目前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下,首先被縮減了。
然而,急需救治的人群,尤其是弱小的兒童數量,并未隨之縮減。“無國界醫生”組織的志愿者、來自香港的陳述華醫生在安哥拉救援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時,遇到過一個因為饑餓而大口吐血的小孩。已經沒有藥了,醫生們只能用冰止血,長期吃不到東西,小孩子已經不會吞咽,只能用胃管把冰水灌進大出血的腸胃,后來連冰都用完了,陳述華醫生是看著這個小孩子一步一步死去的。
來自于法國的薛樸德醫生對本報記者說,全球每年因為嚴重營養不良而死亡的兒童達到500萬。而陳述華在非洲看到,一些兩歲的兒童只有3公斤重,由于缺乏必要的蛋白質,很多兒童,本來黑色的頭發變成了金色。
事實表明,某種程度上說,經濟危機中最大的受害者并不是華爾街的白領。“經濟危機帶給大多數人的是沮喪。”“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總干事溫達德對本報記者說,“但對很多陷入營養不良困境的家庭來說,經濟危機意味著親生骨肉的死亡。”
埃塞俄比亞正遭受近年來最大一次饑荒的襲擊。當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關注美國政府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時,埃塞俄比亞的一位母親只能用樹葉煮熟后的綠色糊狀物養活她的孩子們。
“經濟危機下,最先被減少甚至不再供應的國際援助,就是年幼兒童最需要的奶類食品。”薛樸德醫生說。在埃塞俄比亞,“無國界醫生”的救援隊至少救助了6萬名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
“預計2009年,總共的捐款缺口會達到3.12億元人民幣。”這并不是特別大的一筆數額,但是,溫達德說,“這相當于‘無國界醫生’在緬甸、印度、柬埔寨、泰國、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和孟加拉的全年援助行動的花費總額。”
經濟危機下的饑餓兒童_幻燈
一個醫生在為一個小孩測量上臂中圍,以檢測其營養狀況。
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無力進食,最開始的階段每天輸入八次嚴格計算分量調配的營養奶以及二十四小時看護。
印度中部恰蒂斯加爾邦的一個流徙者營地里,“無國界醫生”派出流動醫療隊,為營養不良的病童提供治療。這是醫療人員在為兒童量身高。
病童的母親們在為孩子喂食即食營養治療食品。
香港醫生陳雅瑜在營養治療中心懷抱著一名肯尼亞兒童。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