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青創大賽獲獎項目是否復制老爹成果?這事兒應該查清楚
如果把別人的研究成果,還是真正科研團隊的成果,拿來當成自己的,去參加青少年科創比賽,那對其他的參賽選手,自然是“降維打擊”。但這是嚴重的舞弊行為。
責任編輯:陳斌
查看歷屆全國青少年科創大賽的獲獎公示名單,能發現不少項目可以媲美正經科研人員的課題。
中科院下屬研究院院長涉嫌用自己和團隊的研究成果給兒子參加青少年科創比賽,以助其升學?涉事院長日前回應稱,其子的中考和高考都和科創毫無關系,是通過考試的。
但即便沒有因此在中考和高考中獲利,是否拿父親所在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去參加青少年科創比賽,也需要做出調查。如果屬實,顯然也是不符合要求的。根據當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競賽規則,設計中的“創造性貢獻”必須是作者本人構思、完成,主要論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發明的實物或制作的模型,作者本人必須參與力所能及的實際操作。然而在被問到其子在這些科創賽事的項目中參與了多大比例時,涉事院長劉建國沒有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