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親非客”的大陸交換生

一兩天后,他被雷到了。半個樓層的學生都慕名而來“參觀”這位“傳說中的對岸同學”脫口而出的問題竟是,“你們一出生就能分到田地嗎?”

責任編輯:朱紅軍 實習生 盧麗濤

■編者按:伴隨著兩岸大三通正式開啟的另一個好消息是,2009年,臺灣當局擬對大陸學生赴臺留學正式解禁,持續半個世紀的兩岸被割裂的學歷互認和學生交流,將第一次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彌合。

官方的割裂之外,民間的學術交流卻從未間斷。自2005年以來,大陸已有近千名大學生以交換生的名義赴臺求讀,雖無留學之名,卻近乎留學之實。他們的求學經歷,他們的喜怒、困惑,沉重,將必然為真正赴臺留學者所延續并重復。

大陸交換生在臺灣成功大學著名的榕樹下聚首聊天 夏天怡/供圖

“這次期中考試,大家做10道題,外籍同學做5道。”臺灣成功大學(以下簡稱“成大”)的講臺上,老師抱著一疊試卷。

“僑生呢?大陸同學呢?”講臺下,有同學問。

老師頭也沒抬,“只要是中國人,都要做10道題。”

“那臺灣同學呢?”一陣幾乎異口同聲的響亮的聲音。

老師笑了,“都在學習‘中華民國憲法’,還不說自己是中國人嘛。”

坐在教室第一排的夏天怡一聲不吭,謹記父母的反復叮囑,“千萬要低調,千萬別和人爭論。”

作為班上惟一一名大陸學生,她已不是第一次直面這樣“敏感”的場面。這名20歲的大三女孩來自復旦大學,作為交換生,她將在臺灣成功大學政治系學習118天,和臺灣同學一起修課、參加期末考試,學分和成績直接轉入復旦同類課程。雖無留學之名,卻近乎留學之實。

與夏天怡同赴成大交換的還有來自大陸八所高校的50名學生。從2005年臺灣開放接收大陸交換學生至今,已有近千名大陸學生去過這片“中國最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

近日,臺灣“教育部”對外宣稱,最快2009年8月將正式招收2000名左右大陸學生赴臺攻讀學位,半世紀的兩岸被割裂的學歷互認和學生交流將第一次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彌合。而夏天怡們的故事,將必然為真正赴臺留學者所延續和重復。

夏天怡選的這門課無法轉換成母校復旦的學分,因為其課程名是“中華民國憲法”。但她仍打算把課聽完,“我想了解一個我所不知道的臺灣。”

“它有自己的邏輯和語境。”夏天怡說。

不一樣的校園,一樣的求學熱情 夏天怡/供圖

最熟悉的陌生人

兩岸學生才交換了3年,3年面對民進黨執政的8年,面對從對峙到緩慢解凍的半世紀,太短太短。 

臨去臺灣前,有老師提醒夏天怡,別帶禁書,別復印太多資料,海關可能會沒收;別在機場幫陌生人帶東西,怕遇上販毒,販毒在臺灣會判死刑;如果有機構頒獎學金要三思,可能會有目的;不要亂搭機車(摩托車),臺灣機車太多,交通事故高;不要激烈和人爭論政治問題……

但9月中旬,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大三學生李一揚抵達臺北桃園機場時,還是過早地樂觀起來。從機場到臺北市區路上,高速路“像極了北京的京石高速,其中一座立交橋和北京的蓮花橋幾乎一模一樣”。這讓李一揚感到驚喜,“臺灣人除了普通話講得生硬,溝通一點障礙都沒有!”

三個臺灣室友興奮地幫他整理物品,反復問他,“臺灣學生凌晨一兩點才睡,我們打鍵盤會不會影響你?”當晚,李一揚打電話給父母,“好開心!臺灣學生比大陸同學還容易交往!”

但一兩天后,他被雷到了。半個樓層的學生都慕名而來“參觀”這位“傳說中的對岸同學”脫口而出的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