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絢爛,我們能向上海學什么?

后疫情時代的城市形象塑造。

責任編輯:戴春晨

?漫天煙花中,遠處的城堡披上了童話般的絢爛色彩;近處的廣場上,人們排著隊伍,有條不紊地檢測核酸。10月31日晚,這段來自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短視頻,被配以《第二圓舞曲》,刷爆全網。

 煙花下進行核酸檢測的上海迪士尼(新華社/圖)

這一天18時,據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官方微博消息,接外省市協查通報,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學調查,上海迪士尼樂園和迪士尼小鎮從即刻起停止游客進入。同時,所有已在樂園的游客在離園時需要在出口處接受核酸檢測。

新冠疫情牽動人心,人們感慨上海速度的同時,如期而至的暖心煙火,也讓人們多了一條愛上海的理由。

愛上海的理由

這兩天,#迪士尼煙花綻放他們逆行防疫##親歷者講述迪士尼閉園之夜#等話題頻上熱搜,媒體、網民等也圍繞這些話題展開了討論。

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借助新浪輿情通,爬取全網平臺涉及該話題的信息,并對網民群體情緒與媒體報道中的關鍵詞頻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截至11月2日9時45分,涉及信息總量有50576條,過半網民表達喜悅情緒。

這與“上海行動”帶來的安心和迪士尼煙花傳遞的溫暖,都密不可分。

在本次事件中,共有187家媒體參與了報道。從媒體報道的關鍵熱詞可以看到,報道主要內容圍繞“迪士尼”和“核酸檢測”展開,評價內容則主要以“有序”“淡定”等正面詞性出現。

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中時常出現的“上海經驗”,在這次的迪士尼核酸檢測中,再次得到肯定。

這樣的結果并不意外。

早在今年一月,上海就率先作出流調報告“只提地點不提人”的舉動,獲得多方點贊。

對于這一點,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曾表示非常認同:“你知道他精準的位置,他張三李四他什么職業毫無意義,對控制(疫情傳播)沒有意義。而且帶來一個負反應,就是后續再有病例,他害怕,他不告訴你,為了不讓你更多地對我的家庭生活家人有更多影響,他不告訴你。其實是非常不利的?!?/p>

而此次,醫護人員在迪士尼煙花綻放時為游客檢測核酸的視頻,更是在全網刷屏。

人們紛紛感嘆于上海的反應力和執行力。

據《新京報》采訪的民警顧崢回憶,考慮到樂園內外游客眾多,很多不值班的民警也趕回工作崗位,現場讓孕婦、老人、抱小孩的女士先做核酸,其間每一環都體現出了“上海速度”。

璀璨煙花下,核酸檢測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無疑是為創造童話夢的迪士尼煙花增加了另一層含義。

如同武漢在疫情期間,熱干面、武大櫻花、兩江燈光秀等符號,經社交媒體的刷屏,成為城市精神張力和人文底蘊新的所指。

經此一役,迪士尼煙花成為了撫慰人心的符號象征,也由此展現了上海從容不迫、專業有序的城市形象。

專業性造就暖心之城

在城市形象傳播建構的研究與實踐中,“城市形象實際上是一種認同”這一說法被普遍提及。

首先,自我認同是城市形象認同建構的基礎。以地方政府為主體的城市管理者、一些企事業團體和社會組織、部分市民等社會群體,是城市形象共同體中的重要參與者。如同此次事件中,上海的醫護人員、民警、迪士尼的工作人員等共同塑造了上海城市形象中的秩序和穩定。

其次,他者認同促進了更大范圍的城市形象認同建構。其中,最常見的方法是通過城市形象宣傳片,去獲得目標受眾的認可。在此次迪士尼事件中,煙花下醫護人員為游客檢測核酸的畫面令人動容。在情緒渲染之下,除了上海本地,北京、廣東、江蘇等其他省份的網民也對相關信息進行點贊、評論、轉發,主動參與到“他者”城市形象的再次傳播與建構實踐活動中去。

由此,后疫情時代從容有序的上海形象,具體地展現在大家眼前。

這一城市形象背后體現的是上??挂叩膶I性。

上海的抗疫經驗,可以用“動態清零,精準抗疫”這八個字來概括。不同于“一刀切”的做法,上海是在城市不停止運轉、百姓正常生活的情況下清零病例,即“動態清零”。而“精準抗疫”最突出的體現則是上海至今還未做過全員核酸。

因此,上海經驗成為了一個抗疫的學習樣本。

今年9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上海舉辦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研討會,并在會上強調,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學習借鑒上海等地經驗。

迪士尼樂園如期而至的煙火,又給上海的專業以人文關懷的超級加持。這不得不說是一種理性與感性的美好互動。

保持城市形象的“韌性”

后疫情時代,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修復是一個無法避開的話題。

由于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持續時間長、輿情事件高發、污名化對象廣泛等特征,使其顯著區別于普通危機事件。當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疊加網絡傳播時,共同作用的結果便是常態語境下穩定有效的城市形象傳播與建構模式面臨被消解的可能,城市形象傳播生態呈現更復雜的局面。

比如,2014年埃博拉病毒疫情的暴發給西非各囯形象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一度令人談“非”色變。倘若城市被污名化,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因此,在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下,城市形象的塑造尤為重要。

公共性危機事件中,城市傳播的主要挑戰來自官方信息發布不夠透明、政府和市民溝通不暢,以及政府和媒體的引導性不強。

后疫情時代,在面對城市重大輿情危機事件時,政府應該率先掌握話語權,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減少不實信息帶來的次生輿情。此外,城市形象逐漸過渡到媒介虛擬形象與城市實體形象的結合體,因此在城市傳播的過程中,更要注重城市的新媒體傳播和智能化管理。

我們看到,借助網絡傳播,在迪士尼的絢爛煙花中,上海的城市形象依然“在線”。換句話說,上海的美好城市形象在突發事件面前保持了足夠的“韌性”。

歸根到底,塑造城市形象,無論用什么策略,第一原則都應該是以人為本。只有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城市才能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

就如同張文宏醫生在轉發人民日報的微博時寫的一段話:

“疫情常態化,疫情處理標準化。所有的游客現在可以安然入睡了,但我的無數同事會繼續工作,完成防控的所有標準程序,只是為了讓這個城市和經過這個城市的人們生活更美好一點,感謝今天不滅的煙火,讓我們看到人類在災難前面的從容淡定與對未來的信心?!?/p>

參考資料:

[1]余麗蓉.認同的困境與重建:危機語境下城市形象傳播建構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湖北社會科學.2021,(01)

[2]王溥,陳寧睿.公共衛生危機下的城市形象修復路徑研究——兼論嵌套式形象修復理論的建構[J].學習與實踐.2020,(12)

[3]黨東耀,王司媛.后疫情時代城市傳播受到的挑戰與發展趨向[J].青年記者.2021,(08)

[4]央視網《不做全員檢測,發布不提人,上海防疫如何做到“無戰時”?》

https://news.cctv.com/2021/01/31/ARTIfH2rzeT32b2cJX9SXVNt210131.shtml

[5]ZAKER《張文宏和上海的努力,終于被看到了!》

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614bfb80b15ec03ece2f0596

(頭圖/新華社)

可視化|白樺

網絡編輯:鄧麗萍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