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和平進程為何步履蹣跚?
蘇丹的種族和宗教等問題,時常淪為掌權者分化勢力、尋求認同的政治動員手段,但蘇丹動蕩的根源是資源分配“邊緣化”引發的經濟發展問題,“政治不平等、經濟不平衡,直接導致了中央與地方關系破裂,地方離心主義凸顯,地方反叛頻發?!?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11月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于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21年10月26日,民眾在蘇丹喀土穆抗議活動中點燃輪胎。
三年前,一場“十二月革命”推翻了奧馬爾·巴希爾軍政權,長達30年的統治幾乎一夜之間被推翻,進而開啟了蘇丹為期四年的軍文共治時代。
三年后,以阿卜杜勒·布爾汗將軍為首的蘇丹軍方又一次發動“政變”,逮捕了過渡政府總理阿姆杜拉等多名文官政客。
2021年10月26日,布爾汗將軍在電視講話中聲稱,蘇丹“危險局面可能導致國家陷入內戰”,軍方的行動是為了“糾正過渡路線,并非政變”。五天后,遭“軟禁”的過渡政府總理哈姆杜克也表示,他永遠不會“自愿”下臺。
“我們又回到了原點?!碧K丹政治研究員吉哈德·馬沙蒙感嘆,布爾汗將軍重新確立了軍隊在蘇丹政治中的主導地位。
“倒退是不可能的”?
自2021年10月25日的“政變”后,每天都有蘇丹民眾在塵土驕陽中抗議。
從黎明開始,抗議者點燃輪胎,制造出滾滾濃煙;夜晚,他們則用磚塊、樹枝和塑料管“筑墻”,試圖以此封鎖道路和橋梁,將軍方的安全部隊拒之“墻”外。
這幾天,在蘇丹工作八年的華人馬小龍一直沒敢出門。他告訴南方周末,“手機信號很差,電話時斷時續。80%以上的無線互聯網也被停掉了?!?/p>
蘇丹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通信也頻繁出現障礙。三家主要電話運營商里,有兩家實際上已經停止服務。據英國互聯網監控機構NetBlocks統計,蘇丹的網絡連接率已降至24%,這是自2019年6月民主抗議以來“最嚴重的斷網”。當然,4500萬蘇丹人口中網絡普及率只有30%。
南方周末與多名在蘇中國人溝通時發現,他們只能通過“蹭網”等方式,短暫地回復信息,并頻繁地出現網絡中斷現象。
馬小龍所在的中資企業南通賓館暫時歇業。過去一周里,馬小龍多次收到中國駐蘇丹大使館的安全通知,“建議停工停產,保護人身安全,適當準備物資”。
2021年10月2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呼吁蘇丹有關各方通過對話解決分歧,維護國家和平與穩定。目前,中國駐蘇丹使館運轉正常,中方將繼續密切關注蘇丹局勢發展,保障中國在蘇機構和人員安全。
由于連年的經濟衰落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如今,在蘇丹工作的中國人已從10年前的上萬人減至千余人,大多集中在蘇丹首都喀土穆,主要從事外貿、建筑、礦業和石油開采等工作。
喀土穆的生產生活也暫時停擺。其中,喀土穆機場已經關閉,國際航班停飛。為反對軍方發動的“政變”,一些商店和工廠的工會發起了“大罷工運動”,大多數學校、銀行和商業機構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