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歸去來兮辭”
(本文首發于2021年11月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邢人儼
無論是波恩或者是汕頭,我最近老聽到同樣的問題: “你為什么想回去?”“你為什么回來了呢?”第一個問題是所有德國人問的,第二個是部分中國人提的。這些問題都涉及到一個具體的背景,這就是疫情。雙方都覺得我不應該或者不一定要回汕頭大學,我在波恩會舒服一些??赡苁沁@樣,但是我也不確定。
我舉一個簡單的、看起來也奇怪的例子,讀者也許認為這是我跟他們開玩笑,不過根本不是開玩笑。我請他們思考。我今年76歲,還每個星期踢一兩次、兩三次足球。如果我不跟年輕人去踢球的話,我就不行了,我的身體要反抗。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去年不得不留在波恩,不能回汕大。只好給汕頭大學的學生上網課,一共三個學期。汕大希望我還是快點回來,我也盼望能早點離開波恩的網絡飛到汕頭大學的教室里上課,跟學生見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