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與悲傷 ——讀《邊城》有感

本文入選南方周末“閱讀新火種”中學生讀后感征文活動初中組一等獎,作者是大連嘉匯中學的邵子桐同學,指導老師:李偉。

邊城,是淡淡的詩意,是擁有清溪白塔,渡船撐篙的湘西小城,是快樂與淚水如滿天的星子,同雨聲般的蟲鳴一齊融進那山水河畔,是茶侗小城人民的坦率與糊涂,亦是朦朧美的意象……

初讀《邊城》,不滿十歲。學校運來一批捐贈的書。我擠在人群中,搜索心儀的書,被它古樸素凈的書封所吸引。我迫不及待地捧讀《邊城》,如饑似渴。在沒有形成審美意識的年幼時期,我讀著翠翠水晶球般明亮的眼睛,還有她心中寬大的虎耳草;讀著儺送手里舉起的白鴨騰起的翅羽;讀著爺爺搖完船擼和老友一人一口喝燒酒……我竟然在這些文字中,隱隱約約捕捉到一絲優美。

我央求父母帶我去湘西旅游。那年仲夏,我如愿見到了鐘靈毓秀的山水。綠水青山、渡船白塔,我從書中走進了大自然,邊城給了我美的啟蒙。

邊城,是淡淡的憂傷。

“聽著渡口漂鄉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涼?!倍煽诘拇笈褪趺床皇菧責岬牧?,白塔怎么如此黯淡,疼愛翠翠的老船夫怎么死了?儺送,你還會回來嗎?

重讀《邊城》,是幾日前。我坐在教室里上晚自習,初秋的晚風依然暖烘烘的,我突然很想和翠翠一起去崖上摘一把可當傘的虎耳草。

沒有一絲矯揉造作,有的只是小城真實的美,沈先生筆下的《邊城》實在動人。我突然能夠感同身受,翠翠聽到龍舟鼓聲和黃狗一起在房前繞著跑的心情;我開始為書中人憂心忡忡,可憐的翠翠姑娘啊,得找個好人家。邊城的悲,全在求而不得。

邊城中的憂傷本身就是詩意的。

它無關聲嘶力竭地吶喊與追趕,無關與天意弄人的不懈反抗。這些憂傷更像月下暗流涌動的河水,充滿力量的美和詩意,貫穿著人們對死亡與離別的隱隱預知。我甚至想,是憂傷,成就了茶侗的詩意。

翠翠父母的愛情因為不被世俗允許而殉情,多年后翠翠也無法與愛人廝守,隱約間竟似一個注定的輪回;翠翠那逐漸豐盈而未可知的人生,與老船夫的風燭殘年,注定只有十幾年的交集;儺送熱烈地愛著翠翠,卻因為良心選擇了離開,留下翠翠一個人守著渡船。而湘西傳統文明的消解,轟然坍塌的白塔,也是悲的一部分。

在那里,離別是淡淡的,陰差陽錯是淡淡的,生死也是淡淡的,仿若無足輕重。

我想,我明白了。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就是有樂也有哀,有美好,也有遺憾,“此事古難全”。

但這也偏偏就是詩意所在。

沈從文沒有去審視評判任何人,無論是翠翠從頭到尾的羞澀和躲避,還是老船夫的舉棋不定又吞吞吐吐,唯有大老的死和二老的流浪令人心疼。

新版的《邊城》里,夾了一張明信片,是湘西的夜景。月光如銀子,撒了一河,泄了一地。月色下的湘西美極了,我對美突然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我依然在《邊城》里出不來,不知道那縹緲的希望是否成真,不知道那個在翠翠睡夢里唱歌的少年會不會回來。我竟然盼望故事的結局,是世俗中的大圓滿。

明天,本身就是一個永恒的期盼。

“天亮了嗎?”

“早咧?!?/p>

嘉賓點評:

作者反復閱讀《邊城》,由書及人,視野因思考而擴展。讀后感的文筆真摯優美,與《邊城》自身的詩意相得益彰?!戏街苣┪幕笨坑浾咚斡?/p>

2021年,南方周末報社著力打造“閱讀新火種”公益行動,旨在立足機構媒體的優勢,整合多方優質資源,推出面向青少年、教師群體的多元化閱讀推廣舉措,讓閱讀流行起來。

9月至11月,“閱讀新火種”開展中學生讀后感征文活動,鼓勵更多學子領略優秀著作的魅力。目前征文評選已結束,歡迎進入“語你共進”專區了解更多獲獎作品:http://www.zprce.cn/content/203395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