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責任企業 | 養樂多小瓶子背后的履責故事
2021年10月22日,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調研團隊前往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無錫工廠進行調研,重點就養樂多安全生產及社會責任管理推進工作情況進行了解。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學術及公關本部長劉志峰,學術部副部長喬鎮幸出席調研活動,與調研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養樂多工作人員帶領下,調研團隊首先參觀了無錫工廠各生產車間。按照生產流程,調研團隊依次參觀了養樂多菌種室、培養室、調和室、品質管理室、成型室、充填和包裝車間。據介紹,為拉近養樂多與社會公眾之間的距離,讓社會公眾了解養樂多嚴格的品質管理體系,傳遞健康生活理念,自2006年開始,養樂多上海、天津、無錫工廠先后面向公眾開放工廠參觀。截至2020年,養樂多上海、天津、無錫三工廠已經接待參觀人數超過84萬人次。這一良好的實踐獲得了工業旅游示范點、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
參觀結束后,喬鎮幸向調研團隊詳細介紹了養樂多正在推進的社會責任體系化建設工作。為了提升社會責任工作管理水平,更好回應利益相關方期望,響應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養樂多中國公司基于日本本社的社會責任工作要求,于2020年1月正式啟動養樂多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化建設工作,并最終確定了社會責任方針、愿景和中期目標。按照規劃,2020-2022年是養樂多社會責任體系全面構建階段,2023-2025是養樂多社會責任成效形成并擴大影響的階段。
喬鎮幸介紹,目前中國養樂多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即將運行兩年。在運行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改善問題。根據前一年的行動目標實行情況制定下一年度的行動目標,通過所制定的管理架構以及運行機制,下沉至各個協同部門內。每年通過半年度及年會會議進行階段性溝通和總結。
聽取介紹后,調研團隊就養樂多社會責任體系的合宜性、重點議題的實質性進行了探討交流。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智庫專家王小兵表示,全面構建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系統化開展社會責任工作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提升社會責任實踐水平。開展實質性議題識別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企業需要通過這項工作明確企業在哪些方面對社會環境產生了影響、消除這些影響的優先級如何確定等。
在交流中,雙方就“養樂多媽媽”這一實踐案例進行了討論。據介紹,早在1963年,養樂多就在日本結合社會現狀和自身的產品特點,建立了“養樂多媽媽家庭配送”服務。截至目前,全球每天約有8萬名不同膚色的養樂多媽媽,中國大陸約有2,600名養樂多媽媽,每天為養樂多愛飲者送去健康和關愛。南方周末華北區域中心總經理李婷認為這一企業實踐具有典型的社會意義,一方面為在家待業的女性提供了零時就業的機會,另一方面活躍了社區的人際溝通。同時李婷就企業履責實踐的社會化表達和養樂多進行了探討。
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侯明輝、南方周末華北區域中心業務經理王天石、南方周末全媒體中心項目經理裴益玄參與了此次調研。
“走進責任企業”是南方周末在持續多年開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單的基礎上,開展的系列調研活動?;顒油ㄟ^走進企業,與企業高管、企業社會責任工作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全面切實了解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進展,傾聽企業開展社會責任工作面臨的困難,發現優秀社會責任管理實踐。歡迎各類企業積極參與,了解調研活動可發郵件至nfzmcs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