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舞廳”往事:冰雪小城的一場大火與部分虛構的愛情故事
哪怕是放在一個月前,漠河人都可能難以想象,“舞廳”會與這個北境小城組合,形成一個現象級標簽。一切起始于一位“獨自跳雙人舞的老人”,在閃爍的旋轉燈球下,拉扯出幾代人記憶中的熊熊大火。
10月下旬,歌曲《漠河舞廳》在各大社交平臺被模仿傳唱,背后愛情故事的虛實引發討論。根據創作者柳爽去年3月的發文,他的靈感來自于一位在1987年大興安嶺“五·六”火災中失去妻子的老人,遇見他就在距離火災倉庫原址不遠的舞廳。
南都、N視頻記者從漠河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大興安嶺“五·六”火災紀念館獲悉,這個舞廳確實存在,至于那位“70多歲、穿著樸素的獨舞老人”,他最后一次出現是在疫情之前。
一首癡情歌
“我從沒有見過極光出現的村落,也沒有見過有人,在深夜放煙火?!薄盁艄獾?,抖落了晨曦,在1980的漠河舞廳?!?/p>
這首以上世紀80年代的悲劇為背景的愛情故事,發布后一整年并未走進公眾視野,卻自今年10月起席卷短視頻平臺,被海量模仿傳唱、重新編曲作詞,也登上多個音樂平臺榜單。
傷感的旋律勾起情懷與回憶,人們感嘆癡情世間罕有,依據是創作者柳爽去年3月的發文——他曾以故事原型人物張德全(化名)老人的視角,給老人在33年前火災喪生的妻子“康氏”,寫了一封信:《再見了晚星》。
這個故事里,“康氏”在舉國震驚的1987年大興安嶺“五·六”大火大火中喪生,往后30余年,張德全老人并未再婚。
柳爽寫道,康氏生前愛跳舞,兩人戀愛時常常溜進彌漫著谷物粉末的倉房,在狹小的空地上練舞,“一圈一圈的鞋痕在塵土中像漣漪一般慢慢攤開”的畫面,是老人這輩子最燦爛的回憶。
附注中,他說:“視頻拍攝時,我正在他的旁邊跟隨他舞蹈,老人告訴我,他的妻子生前很愛跳舞,他們常常在舊倉庫里點起燈一起學習舞蹈。偶然得知了這個故事的梗概,在征得本人同意后,返京創作了《漠河舞廳》一曲,并冒昧地使用第一人稱寫下這篇《再見了晚星》。謹以此歌獻給所有因為不幸而逝去的生命?!?/p>
歌曲走紅引發了對故事虛實的進一步探究。10月27日,柳爽再次發文表示,之前信的內容,是他和老人簡單攀談不到五分鐘后,經本人同意進行的創作。
他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其中“加入了一定程度的文學想象和細節填充?!毕啾扔谫Y本與推手的力量,柳爽更傾向于相信,歌曲在發出一年多之后陡然走紅,“可能是無數個機緣巧合的擊中和現代社會對保守愛情觀的某種共情?!?/p>
尋找漠河舞廳
故事中的“漠河舞廳”是否存在?
11月3日,漠河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確認,那是一家位于漠河市西林吉鎮38區的地下室舞廳,確實有人見過一位獨自跳舞的老人。
大興安嶺“五·六”火災紀念館副館長馬景春則說,火災的遇難者資料中沒有康姓女子,可能故事里用的是化姓。至于那位“70多歲、穿著樸素的獨舞老人”,他最后一次出現是在疫情之前。
上述文體局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漠河喜歡跳交誼舞的老人很多,歌廳也很多,里面都能跳舞,但單純跳舞的舞廳僅此一家?!澳游鑿d”位于地下室,老板叫“寶哥”,他對南都記者說,舞廳自2019年起營業,有600多平米,來的客人基本在40至60歲左右。照片和視頻里,舞廳的裝潢風格與客人衣著乍一看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票價也頗有年代感:“5塊錢,想跳多久就跳多久?!?/p>
“寶哥”沒有跟獨舞老人交談過,之所以還記得他,是因為別人大多成雙成對,而他只有一個人跳沒有舞伴的交誼舞,“我記得他人很樸實,個兒不高,普通工人的樣子?!?/p>
部分虛構的凄美愛情故事背后,是真實確鑿的苦難。
1987年5月6日,大興安嶺地區西林吉、圖強、阿木爾和塔河四個林業局所屬的幾處林場同時發生火災。馬景春向南都記者回憶,“那年我上初一,太陽被煙和灰籠罩起來像一個大火球。后來村里就只能聽到人們的呼喊和逃難聲了,滿街都是逃竄的人群,路上霧蒙蒙的,像世界末日?!?/p>
她說,當時村民集中在一個沙場避難,看得見遠處的村莊被山火一點點吞噬?!爱敾馃椒孔訒r,能聽到電視機‘轟’的爆炸聲,黑色煙瞬間沖上天空和山上的火海融為一體。每個人的臉上除了淚痕,全是黑色的灰?!?/p>
這場火災的火場總面積達1.7萬平方千米,造成211人喪生,266人燒傷,受災居民1萬多戶、5萬余人。馬景春回憶,房子燒毀后只有煙囪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如同黑色的墓碑,人們記憶也全是黑色的——火災幾乎吞噬了整個漠河。
“火災后的第三天,救援物資就到了,我記得物資里有成袋的麻花、面包、餅干,還有很多棉被棉襖,捐來的很多棉襖里都帶著錢,口袋里還裝著各種安慰信?!贝蠹s是火災的二十多天之后,那年的6月1日,下了一場雨,燒毀的土地上冒出一茬茬青綠,“那時候我們全哭了。他們說,草都綠了,生活會有希望的?!?/p>
可是,往后長達20多年的時間里,馬景春一做噩夢必然有大火包圍的場景,沒完沒了地燒,無處可逃。
漠河擁抱《舞廳》
在中國版圖的最北部,漠河市緊鄰中俄界江黑龍江,遠在歌曲走紅之前已是為人熟知的地名。昨天的愛情故事會為今天的漠河帶來什么?至少在漠河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看來,是這座網紅城市的又一機遇。
10月25日,該局認證的短視頻平臺賬號發布“漠河舞廳背后的故事”,復述了柳爽寫的故事:“他站在舞池中央,仿佛又回到了那間狹小的倉房。從此,漠河舞廳里多了一位獨舞的老人?!?/p>
數據分析平臺顯示,這條視頻發布后,10月26日,該賬號迎來了明顯的點贊和粉絲增加。自那時起,這個平臺賬號又發布了4條視頻,配樂無一例外,都是《漠河舞廳》?!澳游鑿d背后的1987年5·6大火真實記錄”、“漠河舞廳現在的樣子”、《再見了晚星》的節選朗誦,附以紀念館的視頻,還有一條最新的旅游宣傳視頻:“除了漠河舞廳,在這片冰雪圣境里,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去揮霍?!?/p>
畫面里輪番出現“中國最北點”的石碑,北極村、篝火、麋鹿和大雪紛飛。不僅是官方平臺,近日同樣以各種各樣版本《漠河舞廳》為背景音樂的漠河旅游攻略視頻,也在多個平臺成為一股潮流。
旅游業之于漠河,是“一業牽動百業興”的存在。
這個8萬人口的小城每年都要吸引30倍于居民數量的國內外游客。黑龍江省冰雪旅游及哈爾濱、亞布力、雪鄉、漠河旅游頻頻上榜各類旅游消費報告。
在漠河從事旅游包車生意的劉師傅告訴南都記者,“近幾年全面禁止天然林商業砍伐,漠河就開始全面發展旅游業了。漠河的風土人情很好,又是中國少有的幾個能欣賞到極光的城市。疫情一度對旅游業造成打擊,隨后的出行回復和補貼政策讓商家有了喘息的空間?!?/p>
“寶哥”的舞廳也曾受到疫情波及,一度暫時關停。但他告訴南都記者,未來還會堅持營業,舞繼續跳,歌繼續放,不管掙不掙錢。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