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人入侵:畢加索誕辰140周年

“我媽媽曾對我說,如果你是個士兵,你要成為將軍;如果你是個修士,你要成為教皇。不料我當了畫家,于是我就成了畢加索?!薄吋铀?br />
“我說過畢加索是一個入侵者,這是他與歐洲的關系。但是在他的內心世界,他曾經也同時是一個‘高貴的野蠻人’,及布爾喬亞的‘革命’分子?!薄s翰·伯格

責任編輯:周建平

約1960年,畢加索在戛納的家中圖/視覺中國

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繪畫史,以單名行世是很高的榮耀,姓名冗長而重復的意大利人中有許多喬凡尼、許多洛倫佐、許多弗朗西斯科……但真正成為巨匠,意味著全世界都知道你的小名、簡稱或者綽號。喬托、安吉列科、喬爾喬內、貝爾尼尼、達芬奇……這些本來不是名字的名字,成為全世界通行的名片。

今年是畢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誕辰140周年,沒有人記得他的全名了。在西班牙馬拉加市政局的新生兒注冊簿上,登記的是:巴柏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納波穆西諾·瑪莉亞·狄·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狄·拉·圣地西瑪·特里尼達·路易斯。遵循西班牙人的傳統,這串長到令人昏厥、從頭到尾念一遍會導致閉氣的名字交代了這位嬰孩的所有來處——唯獨漏了畢加索。

畢加索的父親很快發現,自己的姓在西班牙太普通了,后來他給孩子的姓名里又加上了母親的姓:畢加索。這是一個安達盧西亞姓氏,他的母系一族,向上追溯,是帶有猶太血統的意大利人。在畢加索的文化基因里,西班牙并不僅僅是單一來源,他出生的港口小鎮馬拉加,作為直布羅陀以東的第一個重要港口,早在腓尼基時代就已經是地中海貿易的據點,西班牙人、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羅馬人以及阿拉伯人世世代代在這里雜居。

1891年,10歲的畢加索在西班牙馬拉加

畢加索的研究者在鑒定他的早期畫作時常常會遇到這種身份上的搖擺,在1898年之前,他在繪畫上的簽名大多是Ruiz(路易斯),后來才漸漸變成P.R.Picasso。畢加索發現,畢加索這個獨特的姓氏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離開家鄉以后,無論是在馬德里、巴塞羅那還是后來在巴黎,他那些新結交的朋友,不約而同地,只記得這個名字。

父親再也不畫畫了

畢加索的父親是一名美術教師,也曾擔任當地美術館的館長,畢加索在性情和容貌上都與他并不肖似,卻繼承了對繪畫的強烈興趣。自幼旁觀父親作畫給他留下了強烈的視覺記憶。他學會的第一個詞便是Piz,西班牙語里鉛筆Lapiz的尾音,他不斷發出“piz、piz”的聲音,向母親索要鉛筆,然后高高興興地一坐好幾個小時,畫些螺旋形狀,并聲稱畫的是一種小甜餅。8歲的時候,他畫出了他的第一幅油畫《馬背上的斗牛士》。但他的學習成績很糟糕,已經10歲了,連最簡單的阿拉伯數字還搞不清楚,轉學的入學考試,他全靠監考官放水才能勉強在試卷上寫下答數,但轉臉他就畫了數字畫:兩個鄉下笨漢全部由數字組成,眼睛是用“8”字畫的,眉毛和鼻子則是“7”,1到9之間的所有數字他都用上了——在他的眼中,這些阿拉伯數字似乎只具有圖形上的意義。他連字母的順序都記不住,他的爸爸時常憂心,生怕自己的兒子將來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盲。

《馬背上的斗牛士》Thepicador(1889)

在學生時代,畢加索的創作天賦已經十分耀眼。在14歲那年,他幫助父親完成靜物畫的一部分,父親看了之后,認為他的繪畫才能已經超過了自己,于是馬上把自己的調色板、畫筆和顏料全都給了兒子,宣布自己從此不再畫畫。在巴塞羅那美術學校,畢加索獲準跳過初級課程,直接參加高級插班考試,考試內容是古代美術、模特寫生和繪描,規定在一個月內完成,畢加索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而且成績斐然,馬上被錄取。

在西班牙本土的藝術血脈之中,畢加索最為推崇的西班牙大師是蘇巴朗、戈雅、委拉斯凱茲,還有在西班牙旅居多年的埃爾·格列柯,但他對科班的藝術教育不感興趣。從1897年到1898年,畢加索在馬德里的圣費而納皇家學院學習期間,他和他的朋友白天像上班一樣花整整八個小時泡在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里,研習和臨摹大師原作,然后晚上花三個小時在馬德里美術宮大樓里畫人體模特。畢加索最終對西班牙的藝術氛圍感到窒息,在19歲那年,他一走了之,像一個直立的野蠻人那樣去了巴黎。

饑餓的藍色時期

在抵達巴黎的早年間,畢加索賣畫并不順利,在零星的銷售之外,大多數時候他的畫無人問津,他對自己的才能始終自信,但又懷疑他人的反應。這種落差導致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拒絕公開展出。在天最冷的時候,他甚至燒掉了自己的許多幅畫來取暖。

《制餅干的風車磨坊》MoulindelaGalette(1900)圖/視覺中國

畢加索在巴黎畫的第一幅畫,就是《制餅干的風車磨坊》,在其間可以明顯地看出法國畫家勞德累克對他的影響。勞德累克筆下的《紅風車舞場》,跟風車磨坊一樣,是巴黎底層人民生活的地方。這里陳舊、狹小而擁擠,工人、貧民、小丑和舞女們,在生活的重壓下保持著生命力。畢加索在這里開啟了他著名的“藍色時期”,在一片憂郁的藍色中,窮人們面無表情,僵直而干枯,他們的臉上,無一例外都帶著饑餓的表情,連畢加索的自畫像也不例外。

畢加索居住的房子被稱為“洗衣舫”,那是蒙馬特爾高地一座行將倒塌的奇特建筑物,骯臟而簡陋,雖然叫“洗衣舫”,里里外外卻壓根連生活用水都沒有。它只有一點像船,人們從街上走進這座大樓,必須先走過上層甲板,然后再沿著結結巴巴的樓梯和黑黢黢的過道走下來。在這里,畢加索邂逅了他第一位正式的情人,費爾南德·奧利維耶。

費爾南德給畢加索的生活注入了暖意,雖然他們常常連買煤的錢都沒有,不得不縮在床上取暖。費爾南德沒有鞋子,連走出畫室都困難,但她能在一口燒石蠟的小爐子上燒出一手好菜,也許是饑餓放大了美味的程度。她每天為畢加索和他那些同樣饑腸轆轆的朋友安排伙食,所費不過兩法郎。她用一雙妙目迷住經營煤炭的鄰居,于是得到了免費的煤。她讓店家送來食物,送貨人敲門的時候,她就朝門外大喊:把東西放下,我現在不能開門,我還沒穿衣服呢!——這種把戲可以讓他們延緩一周付款。而他們的狗,也像雪中送炭的俠士,懂得如何從外面幫主人偷偷叼回一串新鮮香腸!

1956年,畢加索與法國女演員碧姬·巴鐸圖/視覺中國

“洗衣舫”是巴黎城中最臟亂差的所在,卻也是波西米亞生活方式的樂園。畫家、雕塑家、作家、滑稽寫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游淑華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