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戰爭】煤價一漲動全局
“過去一噸水泥的價格可以買2噸到3噸煤炭,現在反過來了?!泵簝r為何會有這么大的漲幅,它對下游產生何種影響?
煤炭開采成本增加和運輸過程中五花八門的費用使煤價不斷攀升,并迅速傳導到電力、鋼鐵、水泥這些中游領域
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70%,煤價上漲必然會傳導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CFP/圖
中國2007年以來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增幅

3月12日上午,浙江申河水泥董事長衛松根與省內同行開了次“漲價峰會”,他們計劃讓水泥的半成品——熟料——每噸再漲10元。這已經是他們春節后第二次集體協議漲價。
目前,浙江省240多家水泥廠家基本在虧損的邊緣掙扎。為了不虧損,浙江省水泥行業提出了熟料每噸240元的保底銷售價。
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中預計,今年全國水泥價格較去年會有10%的上揚。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全國煤炭以及工業用電價格的上漲。
“過去一噸水泥的價格可以買2噸到3噸煤炭,現在反過來了?!闭憬∷鄥f會的一位負責人說。煤、電成本能夠占到水泥成本的70%,其中煤炭更是占50%到60%?!八嘈袠I要想維持一個合理價格,成本必須向下游傳遞?!笨紫橹懈嬖V南方周末記者。這也意味著,各地建筑成本將迎來一輪上漲。
事實上,目前水泥、鋼鐵價格出現的漲幅,很大程度上指向了他們的上游產業——煤炭。作為中國能源的基礎性產品,煤炭占到中國能源消耗的70%以上,煤炭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到下游消費品的價格。
過去二十多年來,上游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受到政府管制一直低位運行,隨著中國市場融入國際市場,中國資源性產品受到國際市場的沖擊越來越大,以往的政府價格管制也變得不再輕松。以煤炭為例,國家統計局表示,2月份原煤出廠價格上漲19.4%。
煤價為何會有這么大的漲幅,它對下游產生何種影響?
漲價后煤還是賣方市場
浙江水泥的煤炭供給主要來源于山西和山東。山西,這個中國主產煤省的煤炭產量一直占全國1/4強,其煤炭價格的變化可謂“牽一發而動中國全身”。在過去的一年內,山西的煤炭價格呈螺旋式上升。
不過,和浙江水泥行業集體焦慮相同的是,山西的煤炭企業也陷入了焦慮。
韓永最近一直發愁如何完成今年公司預定的12億元利潤目標。他是山西的一家大型國有煤炭公司的中層領導。去年,韓永的公司盈利8億元,是他們磨破嘴皮換來的。為了20元的提價,去年,他整整和電力公司談判了一年。
之所以漲價,韓永也是迫不得已?!皣忻禾科髽I的煤炭開采成本太高了?!?BR> 目前,山西煤炭的開采成本中包括電力、鋼材、水泥、木材、工人工資等。較1998年煤炭企業大約80元的開采成本,現在開采成本已平均上漲100元以上。
不過,令韓永更加頭疼的,是山西省去年開征的煤炭企業“三金”——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礦山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資金。
相比去年,今年的可持續發展基金征收標準還作了提高,焦煤的征收標準為每噸17元到20元,無煙煤為每噸18元到20元,動力煤為每噸13元到15元。另外,礦山生態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為每噸10元,煤礦轉產發展資金為每噸5元?!斑@些都是要打入成本的?!表n永說,“即使按照平均15元計算,我們年產7000萬噸,會把去年的利潤全部吃進去?!?BR> 與這些大礦相比,那些地方的集體、私人煤礦的日子似乎要好過一些。這主要得益于地方煤礦在煤礦安全成本、設備以及人工工資投入的低廉。
不過,地方煤礦承擔的成本也在呈現上漲趨勢。以可持續發展基金為例,地方煤礦收取標準在40到50元之間,另外還有過去山西省煤運總公司收取的能源基金。雖然該基金已經被政府明確要求停止收取,但在礦主們看來,現在的電煤統一經銷差價就是過去的能源基金。目前經銷差價大約在15到25元左右。
山西一家地方煤礦老板稱,為了降低成本,現在煤礦的能源基金都要求由電廠來付。
顯然,這些政策性成本的提高首先會刺激煤炭出場價格的上漲。作為主產煤省,山西煤價上漲將會帶動國內煤價上漲。
與此同時,國際煤價高漲也為國內煤價上漲提供了“契機”。去年,澳大利亞等地相繼出現礦難,全球煤價尤其亞洲煤價暴漲。分析師們指出,2008年國際煤炭動力煤、煉焦煤合同價格有望比去年上漲130%以上。
韓永也注意到了國際煤炭供應趨勢,他說山西煤炭企業現在下的賭注是強大的市場需求和政府的限產。去年中國的煤炭產量增長8.22%,遠遠低于火電、生鐵、水泥產量增長13%以上的增速。另外,過去的一年內,為了整頓煤礦安全,一大批不符合規定的小煤礦也納入了關閉、停產整頓的日程?!艾F在就是賣方市場?!表n永說。在韓永的印象中,在煉焦煤行情不好的時候,一個鋼廠可以壓他們款項1億到2億元,現在基本是他們追著煤礦,到廠價1400到1500元鋼廠也要,“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車皮緊俏 公關費大漲
相比浙江水泥行業高達每噸600到700元,甚至870元的煤價,山西省的煤炭出廠價電煤也就200到300元,即使6500大卡發熱量的煤炭也才460元左右。
中間的400元的差價究竟哪里去了?奧妙在于運價。
國內的煤炭運輸主要有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由于煤炭產地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地,消費卻集中在南方東部地區,因此歷來有“北煤南運”的說法。
以鐵路運輸為例,國內煤炭產量的70%需經鐵路運輸,煤炭貨運量占國內鐵路貨運總量的45%左右。然而,鐵路運力不足,運輸瓶頸始終是中國煤炭運輸的死結。
現在,在煤炭需求火爆的情況下,煤還沒有采掘出來,電廠、焦炭廠、鋼廠就拿著現金排隊等候。但是礦主們知道,即使煤炭采掘出來,也不一定拉得出去。于是,催生了一大批能搞到車皮的經銷商。
王云對此深有體會。他在山西省介休市經營著自己的一個大型煤場,王負責和鐵路進行協商,獲得車皮。
為了獲得緊張的車皮,王云首先要做的就是“公關”。 車皮“公關費”也會隨著季節、煤炭市場行情波動有所不同。目前的行情是批一列火車——大約是40到50個車皮,出山西省的需要送錢8萬到9萬元,省內則需要3萬元左右。
按照正規途徑,“哪家煤場發煤,就上報車皮計劃,只要批下來就能發?!钡?,王云發現,并不是送了錢就好使,有時上面鐵路局里沒人,即使送了錢,上面批了計劃,車皮也來不了?!斑@就是說,我掏的錢太少了?!蓖踉普f,“當你再多塞些錢,那些車皮就奇跡般地來了?!?BR> 即使搞來車皮,也不見得一定能夠按照客戶的需求裝載上去。譬如,開礦車的需要塞錢,即使裝車皮的負責人也要塞錢?!叭绻唤o塞錢,要不車皮慢點來,或者本來裝50噸,他們硬是給裝45噸?!?BR> 除此之外,這些小煤礦主還要借用山西煤炭運輸總公司的“牌子”。這家廣為山西煤炭界詬病的運銷公司一直充當著電廠和地方煤礦之間的中間商的角色。在這些礦主看來,煤炭運輸總公司總能順利找到車皮,礦主要做的就是付錢而已。
那些大型煤炭公司也不例外。韓永說,他們公司每天批的車皮是2100個,但是實際需求2500個左右。而運銷公司的調運部要做的就是和鐵路協調?!坝袝r鐵路也會找到公司,說他們困難,需要公司‘支持’?!?BR> 那些自己擁有鐵路專用線的煤炭公司也好不到哪里去。鐵路專用線最終和國鐵連接上去后,依然要走鐵路運力計劃。專用線修好后,遇到維修,還要請鐵路局的人來修理。所以就出現“自己的貨物自己做不了主”的現象。
這些“意外”的支出都會打入煤炭成本。以專用線維修為例,山西一家煤炭企業即從每噸煤炭中抽取2元錢,作為鐵路系統維修專用線的費用。
運價高漲 電價難扛
經過此番折騰,運煤的列車終于上了鐵路。此時需要繳納的費用有鐵路建設基金以及運價。
目前,鐵路建設基金每噸公里3.3分錢,從1990年代末期以來就沒改變。而鐵路運價從2006年至今,已經調整了兩次。2006年4月,運價平均每噸公里提高0.44分錢,到9.05分錢;2007年11月起,運價再次提高0.2分錢,到9.25分錢。
目前,山西煤到秦皇島港口大約運價是每噸120元左右。鐵路建設基金需要每噸30多元。
可以預見的是,鐵路運價仍有上漲的余地。鐵路方面一直持有的一個觀點是鐵路運輸成本在增加,從2005年5月至2007年9月,國家先后10次調整鐵路用柴油價格。
煤炭到達港口后,還需要繳納港雜費,譬如卸車、堆存以及裝船等,這些費用合計近19元。除了港雜費之外,還有其他一些費用。
煤炭裝船后,涉及的則是市場運價——海運費。秦皇島煤炭交易中心總經理李學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煤炭到上海的海運價是每噸85到88元,雪災期間高位曾達到118元。到廣州的海運價是每噸130元,高位期間達到160元到170元。
若按此計算,到浙江等南方地區的高位煤價,并不奇怪。
除了鐵路運輸,山西的煤炭出省通道,另外一個則是公路運輸。然而,由于嚴查超載和油價攀升,公路運輸的成本支出更高。
王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和去年相比,隨著油價的不斷攀升,汽車運輸的運價又漲了60%左右。目前,運價是每噸公里4角到5角。
只能漲價!
按水泥行業規律,一噸熟料需要150公斤煤炭,按照現在的煤價,相當于成本需要100元左右,另外電力需要50多元。
這些都是水泥廠的硬性支出,其中不包括日益高漲的工資。此前,在2008年全國煤炭產運需銜接會上,電煤合同價格已經上漲10%,焦煤預計上漲超過20%。
目前,浙江的水泥企業為了應對6角多的工業用電價格,全部開始采用水泥低溫余熱發電,這樣,電價基本就能保持在0.15元左右。
不過,即使如此,節約并不能解決問題。衛松根的打算是依靠中國建材南方公司,能夠組織水泥企業集體采購煤炭,加大集體談判的力量,這樣煤炭價格就能降低一些。另外,則是利用集體的力量統一銷售價格,能夠讓水泥價格再次上漲。
而作為煉焦的焦化廠,受制于煉焦煤價格的高漲,日子也不好過。他們一方面盡可能從煉焦的副產品上獲益,另外則是抬高焦炭價格。
這些最終都轉嫁到了鋼廠。加上鐵礦石價格高漲,2月份,全國普通中型鋼材上漲29.6%,普通小型鋼材上漲27.8%。
過去幾年內,政府一直對調整電價持謹慎態度,此次在煤炭價格高企的狀況下,那些處于下游的電廠再次呼吁第三次煤電聯動。
不過電監會一位官員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最近不會采取煤電聯動。在他看來,國家發改委現在不會冒著通脹的風險施行煤電聯動。
于是,一個順理成章的渠道正在形成。那就是地方政府變相提高工業用電價格,或者鼓勵企業采用柴油發電,以解燃眉之急。反過來這些電價成本又加重下游企業的成本,體現在消費品價格上,則是新一輪的上漲。
(文中王云為化名)
(責任編輯 吳傳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