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答南周:建立健全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的聯動機制
鄭州特大暴雨事故發生后,輿論普遍關心應急預案如何觸發,是否有量化標準。此次應急管理部的公開回應可以視為應對此前暴露問題的一項措施。
與近五年同期均值相比,2021年洪澇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上升了9.7%,倒塌房屋數量上升了25.3%,直接經濟損失上升了12.3%。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1年11月8日上午,國新辦發布會現場。
2021年11月8日上午,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周學文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答南方周末記者提問時表示:“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雖然發生的概率小,但是致災強度大、災害后果重,給我們防范應對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p>
周學文介紹,極端天氣突發性強,時間、地點隨機性大,難以精確預報,但災害鏈條長,處置要求高——例如2021年7月的鄭州特大暴雨,極端降雨引發了山洪、城市內澇,內澇倒灌地鐵、隧道,還引發工廠爆炸事故等,需要多部門協同防范應對。
對此,應急管理部正在開展應急預案的評估修訂工作,建立健全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的聯動機制,量化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的啟動標準,細化實化極端天氣防范應對措施,提高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
鄭州特大暴雨事故發生后,輿論普遍關心應急預案如何觸發,是否有量化標準。此次應急管理部的公開回應可以視為應對此前暴露問題的一項措施。
這次發布會選在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三周年之際舉行,來自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的負責人回應了當前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和機構改革等領域的熱點問題。
2021年9月3日,鄭州鞏義米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