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不擾,江湖不老 讀《鮮衣怒馬少年時》有感
詩酒不擾,江湖不老
讀《鮮衣怒馬少年時》有感
本文入選南方周末“閱讀新火種”中學生讀后感征文活動高中組二等獎,作者是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鄭倩妮同學,指導老師:歐云蘭。
想必當今時代的人大多從小面對古詩詞都是索然無味的,了解詩詞也只不過是來自老師枯燥的解讀。脫離了課堂便不會再涉獵任何古詩詞的書籍了。
然而,這本書卻顛覆了我對古詩詞的理解。對于古人,有時我們翻遍歷史的特角背旯,有關他們的記載也不過百十來字。一些詩人突然放出一束耀眼的光芒后,便消失在了漆黑的歷史中。但這位作者在他的書中以白話解讀史實,以幽默通俗的語調為我們道出了了詩詞中的文人江湖。
作者在書中說,從南北朝到唐朝這一百多年里,在混亂的社會中詩歌就像處于一個昏暗的山洞中,沒有一抹亮色。直到初唐四杰--王楊盧駱來到了這一山洞中。他們劃了一根火柴,火苗很短暫、很微弱,但星星之火卻燃起了地上的枯草??此慕艿脑娰x,雄健凌厲,汪洋恣肆,即使終生郁郁不得志,但詩歌卻如江河般萬古流芳?!巴鯒畋R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p>
初唐四杰燃起的星星之火引來了一些人,有陳子昂,劉希夷,張若虛……其中陳子昂站在唐詩的十字路口,他先是倡導文風改革,摒棄齊梁詩歌的浮華,繼承漢魏風骨,可是他偏偏生不逢時,懷才不遇,最終孤獨的他登上了幽州臺,與天地時空對話: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悌下。即使這樣,他卻是唐詩歷史轉折的先驅。繼他之后,唐詩才開始迎來萬物生長的時代。
幾十年過去了,山洞中的火勢越燒越旺,"砰"的一聲,引爆了洞的沼氣,變成熊熊烈火。在這烈火旁的是為唐詩打磨出性感光芒的一群人。他們幾乎同一時期出生,有:王昌齡、王之渙、李白、王維、孟浩然、杜甫……在這唐詩的巔峰時期,高適,李白與杜甫成為了好朋友。年輕時,大家志同道合,盛氣凌人,更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钡暮狼閴阎?。他們“論交入酒壚” “裘馬頗清狂”??烧l又能料到唐朝盛極必衰,讓這三個好朋友最終走上三條不同道路。安史之亂中,杜甫戰站隊房琯,李白為永王吶喊,他們都看不清政治形勢。三人中唯有高適樂觀堅定“致君堯舜上”,最終成為“帝王師”。在詩歌中,他們都是好詩人,但政治歷史中,只有高適是好臣子。
真正賞析詩歌,必定要我們知人論世??僧斀駮r代,各種短視頻侵占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很少有人能再靜下心來啃幾部經典著作,去了解生澀的歷史。更有人會抱怨為什么我們一定要去了解背誦詩詞?!昂笾暯?,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痹姼柚辣驹诖?,若我們只是單純地去硬啃詩中的文字,而不是真正去體會文字背后的寓意,這就與古人的初衷背道而馳了。詩歌從來不是單純用來消遣的工具,而是一種真實的情感的流露。背誦詩詞的初衷是為了在我們遇到困難時能想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面對憂愁難耐時,所想的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欣喜若狂時心中能道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p>
這本書中的詩酒江湖平易近人,深入人心,不僅可以充實我們碎片化的時間,還帶我們領略了詩人的故事。也許當我們真正以史為鑒,體悟詩人情感時,就能做到“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p>
2021年,南方周末報社著力打造“閱讀新火種”公益行動,旨在立足機構媒體的優勢,整合多方優質資源,推出面向青少年、教師群體的多元化閱讀推廣舉措,讓閱讀流行起來。
9月至11月, “閱讀新火種”開展中學生讀后感征文活動,鼓勵更多學子領略優秀著作的魅力。目前征文評選已結束,歡迎進入“語你共進”專區了解更多獲獎作品:http://www.zprce.cn/content/20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