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一亮,城市何處尋“黃金萬兩”?

黑夜中的城市秘密

責任編輯:鄧麗萍

當夜晚不再只屬于睡眠,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身體交給白天,留靈魂享受黑夜,城市的夜愈發流光溢彩。

商務部調查顯示,60%的居民消費都發生在夜間。2020年中國夜間經濟發展規模超過30萬億元。據預測,這個數字將在今年增至36萬億元?!鞍滋熨嶅X、晚上消費”的“晝夜消費”模式正成為城市居民的日常。

逛夜市、看演唱會、泡24小時書店、聽livehouse······如今的夜經濟與“夜宵一條街”的概念逐漸解綁,成為了多元、復合消費的另一代名詞。生活方式的變遷帶來消費模式的轉變,由此產生的新需求引發著新供給。蘊含著巨大消費潛能的夜經濟,吸引著城市爭相入場。

近年來,很多城市都出臺相關政策,推進夜間經濟的發展。例如北京的“夜京城”品牌、上海的“地標夜市”、天津的“夜津城”、西安的“大唐不夜城”等,其中“建設一批具有特色的夜間經濟聚集區”成為了發展的重點。10月,文旅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全國各省市共120個項目入選,其中就包括上海外灘、南京夫子廟、廣州北京路等知名夜商圈。

通常人們會覺得,白天車水馬龍,晚上必是歌舞升平,城市夜間最活躍的地方必定在城市最核心的區域。唯城君通過研究各城市熱點夜商圈的區位分布發現,答案并非如此,城市夜生活最精彩的地方不一定在核心地帶,我國城市夜經濟聚集區呈現臨商業中心和臨景點的中心-邊緣式分布格局。發展夜經濟,城市需抓好商業中心和景點兩個抓手,打好組合拳。

交替的城市“中心”

夜間經濟是為改善城市中心城區夜晚空巢現象而提出的經濟學名詞。從城市夜空間的發展歷程來看,許多夜間活躍地帶都是從城市的商業中心開始發展的,隨著商業中心發展水平的提升,夜商圈與商業中心的區位分布,從最開始的重合,發展成為依附、分離的關系。

商業中心地處城市核心地帶,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業、貿易機構,擁有完善的商業配套設施和便利的交通,對人流有著極強的虹吸效應,具備較好的夜間經濟發展基礎。

向商業中心靠攏是夜間活躍空間最普遍的聚集方式。目前,我國城市夜間聚集區與商業中心在區位分布上呈現出三種形式:重合型、依附型和游離型。

按照中南大學建筑學學者胡華的觀點,目前我國城市中屬于商業中心重合型的夜間經濟聚集區有長沙的五一商圈、天津濱江道-小白樓商圈、上海陸家嘴、廣州珠江新城、北京國貿、深圳東門-人民南等。

長沙五一商圈

天津濱江道-小白樓商圈

另外,還有不少城市發展出依附于商業中心的夜商圈。比如與商業中心陸家嘴只相隔一條黃浦江的上海人民廣場-外灘商圈、地處福田中心商務區和羅湖中心商務區之間的深圳華強北商圈。

上海人民廣場-外灘商圈

深圳華強北商圈

還有一些有名的商圈與城市商業中心之間存在較大間隔,比如北京的三里屯商圈、廣州的北京路商圈,它們是與商業中心分離的夜間聚集區的典型代表。

北京三里屯商圈與國貿商圈分離

廣州北京路商圈與珠江新城商圈相隔較遠  

那么哪種類型的夜間經濟聚集區更加活躍?不同城市的情況有所不同。

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曾比較過一線城市不同夜商圈的活躍程度,發現北上廣深夜間最活躍的商圈分別是:三里屯、人民廣場-外灘、北京路、東門-人民南。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除了東門-人民南是與福田CBD重合的夜商圈外,其他三個商圈均不與城市的商業中心重合,城市日夜中心分布出現了一定的“錯位”,我們稱之為“日夜中心漂移現象”。

北京、上海和廣州都出現了這種“漂移現象”,這與城市日夜間的人流方向有密切關聯。

一線城市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居民人均收入與消費水平高,龐大的消費需求促進了城市商業的繁榮,城市傳統商圈不斷發展的同時新興商圈層出不窮,商圈分布密集,城市居民有著更多消費空間的選擇,出現了從中心區域向周邊商圈擴散的趨勢。

反觀長沙和天津,知名度最高以及人流量最大的長沙五一廣場和天津濱江道-小白樓商圈,均屬于與城市商業中心重合型的夜經濟聚集區。

唯城君認為,這些城市的日夜中心重合度更高,是因為本身商業中心的體量相對較小且單一。城市內部中心與非中心區域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質量相差較大,商業中心能在夜間繼續保持對人流的高吸引力,因此沒有出現明顯的“日夜中心漂移”現象。

景點型夜間中心的突圍

人流商圈與夜間經濟聚集區是夜間經濟的兩大物理載體。對城市而言,除了圍繞人流商圈進行延長晚間營業時間、開發夜晚新消費的安排外,還可以在景點的基礎上打造夜間經濟聚集區。

文化和旅游部早在今年7月就提出要建設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入圍者需要符合“兩個40%”的要求,即:文化類商戶數量和營業面積占比不低于總體的40%,文娛項目數量或游覽面積占比不低于40%。

文旅消費成為了城市發展夜間經濟新的抓手。近年,有許多城市嘗試在遠離商業中心的區域打造新的夜間聚集區,比如在城郊的景點打造夜游聚集區。

不少城市靠著景點型的夜間聚集區成功出圈。比如杭州的武林廣場、湖濱等商圈均分布在西湖周邊,形成了環抱西湖的空間布局。借助西湖景區的旅游聚集力,這些商圈成為了杭州夜間最活躍的地方;青島的臺東商圈,靠著雙面環海的地理優勢,形成了特色的海派文化夜商圈。

杭州武林商圈、黃龍商圈、湖濱商圈、吳山商圈

青島市臺東商圈

但并非每個城市都像杭州、青島那樣擁有明顯的自然區位優勢,更多的城市是依賴自身的人文景觀資源,形成以城市人文景觀為中心的夜間經濟聚集區。

比如成都有名的寬窄巷子商圈,就是以“寬窄巷子”為核心,向外輻射發展成的夜經濟聚集區。

成都寬窄巷子

依靠這種景點型夜經濟聚集區出圈的,主要是一些旅游業發展較為成熟的城市。旅游資源帶來的流量和吸引力,能匹敵甚至超過商業中心,使其得以在地理空間上獨立于城市商業中心發展。

在保證對人流較高的聚集力的同時,景點型夜商圈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以及帶來的消費體驗也更具“唯一性”和“特色性”。因此這種類型的夜間聚集區不論從地理位置上,還是從功能上,都容易成為城市夜間的新中心。

不過,景點型夜間聚集區有時候也容易遇到“局限性”的問題。特別是人文景點類的夜商圈,因為景點輻射力不夠強,導致其活躍范圍只局限在景區內,無法帶動周邊區域發展,也就無法形成真正的夜商圈。比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和成都錦里,雖然已經打造成為城市的夜游地標,但景區的溢出效應不明顯,在與城市融合發展上做得還遠遠不夠。

西安大唐不夜城

成都錦里

商業與景點的組合出擊

目前,不少城市在發展夜商圈時過度依賴商業中心,導致夜商圈也出現了消費場景單一、產品服務雷同的問題。城市在發展夜間經濟時,不能一味沿用日間的慣性發展邏輯,夜間發展需要更加注重文旅資源的開發。

城市要如何打造夜間經濟聚集區?唯城君認為,商業與景點需做到組合出擊。一方面要繼續做大城市商業中心,發揮商業中心型夜間聚集區更強大的輻射作用;另一方面以文旅消費為抓手,探索打造景點型夜間聚集區。

對于商業中心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的一線城市,想要進一步發揮商業中心型夜商圈的輻射作用,就需要把握住日夜中心的“漂移”規律。

“漂移”實際上給城市夜經濟帶來新的消費空間,這些夜中心地處城市中心商業區與生活區之間,地價相較商業中心低廉,適合培育劇本殺、小酒館等新的消費業態的成長;而對于商業中心發展尚未成熟、夜間活躍區與商業中心區位重合的城市,則要繼續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同時完善交通、支付等配套設施。

對景點型夜間聚集區而言,則需要以夜游項目為核心吸引力,整合全域空間文旅資源,推動區域各景點聯動,促進“一日游”旅客向“多日游”轉變,形成區域夜間文旅經濟發展集群。

前陣子,攜程發布了《2021上半年旅游夜經濟報告》,洛陽打敗了所有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榮膺“最佳夜游目的地”。這座十三朝古都的制勝秘訣就在于“古都夜八點”的夜游項目。通過開設四條“古都夜八點”公交專線,將洛邑古城、龍門古街、老城十字街等八個景點串聯起來,形成了夜游片區,深受游客喜愛。

洛陽老城商圈“古都夜八點”

夜間經濟發展成熟的城市,必定具備多元的夜間經濟聚集區。這方面,廣州在夜空間上串聯式發展的實踐經驗值得借鑒。

借助商業中心珠江新城商圈的輻射作用,地處南北兩側的客村和體育西-石牌商圈在夜間持續活躍。與此同時,珠江新城西面,以南越王宮為核心,向外擴展,形成了另外一片極具南粵特色的夜間經濟聚集區。這些夜間活躍區又通過“珠江夜游”串聯起來,游客既能享受商業中心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又能體驗到城市的夜游特色,實現了不同類型夜間聚集區的聯動。

廣州北京路、珠江新城、體育西-石牌橋商圈

因此,把握住每座城市居民的日夜流動規律,挖掘出每座城市的“唯一性”,打造合理的夜間消費空間布局,才能將城市的夜間消費潛能最大程度地釋放出來。

(頭圖/新華社)

注:以上商圈邊界來自百度地圖POI數據

參考資料:

1、胡華.(2008).夜態城市(博士學位論文,天津大學).

2、文化旅游部關于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名單公示

http://zwgk.mct.gov.cn/zfxxgkml/cyfz/202110/t20211019_928408.html

3、李建軍&戶媛.(2006).“城市夜規劃”初探——“廣州城市夜景照明體系規劃研究”引發的思考.城市問題(06),30-34.

4、周繼洋.(2020).國際城市夜間經濟發展經驗對上海的啟示.科學發展(01),77-84.

5、晚8點后的北上廣深,誰才是你的onepick商圈?(2019).

https://mp.weixin.qq.com/s/WJD9v_QHV3FeyC8M-yXMLg

6、攜程發布2021上半年夜游大數據夜游票量增長469%(2021).

https://mp.weixin.qq.com/s/HoWMVDVBmyh7y9lM_fg5zg

可視化|白樺

only_city@infzm.com

網絡編輯:鄧麗萍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