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學位授予的別樣典禮: 洪堡大學的舊照與舊事
(本文首發于2021年11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朱純洪1965年獲得洪堡大學博士后,被同學們用滑桿抬著游行慶祝。
洋人坐轎、華人抬轎的照片不少見。華人坐轎、洋人抬轎的照片很少見,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父親1965年獲得德國洪堡大學博士學位,學位授予典禮上,父親身穿博士服,坐在簡易“滑竿”上,由德國同事中的四位壯漢抬著,后面跟著二十多位同事,有舉標語牌的,還有兩位敲洋鼓的,在院內“游行”一圈,以示慶賀。照片上的德國人笑容燦爛,興高采烈,喜氣洋洋。當時跨國交往有限,難得有個外國人拿到博士學位,是一個湊熱鬧的好機會。再者,當時外國人大多不在東德就業定居,不是德國人的競爭對手,所以照片上的德國朋友應該是真高興。
一
洪堡大學的歷史較短,創建于1810年,比歐洲名校的歷史要短,甚至比美國名校的歷史還要短。但洪堡大學異軍突起,率先打出教學科研相結合的旗號。歐洲大學傳統上專心致志地傳承和傳播知識。教學科研模式1860年傳到英國和美國,經久不衰,今天仍然盛行,是“非升既走”的始作俑者。
洪堡大學以其創立者威廉·馮·洪堡命名。洪堡是位教育家和外交家,辦學前是普魯士駐梵蒂岡的代表。但創立洪堡大學的決策者是普魯士國王腓特列·威廉三世,洪堡只是前臺的幫辦,負責貫徹落實國王的旨意。洪堡大學最初名為柏林大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