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將】羅錦輝 我的最后一份工作會是在海上

“人生很快就過去了,也許我們可以留下一點東西。我是香港唯一一個懂得寫帆船比賽的記者,也是第一個有帆船的編劇。我希望我的事業生命結束在船上,而不是電視臺和文字?!?/blockquote>

人生很快就過去了,也許我們可以留下一點東西。我是香港唯一一個懂得寫帆船比賽的記者,也是第一個有帆船的編劇。我希望我的事業生命結束在船上,而不是電視臺和文字。”

羅錦輝:香港無線電視臺編劇。早年在臺灣讀新聞系,與馬英九有一段師生緣。1979年加入無線電視臺,編劇的作品有電影《月黑風高》、《飛越迷情》、《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等;在《東周刊》做過記者。2007年起擔任“中國杯帆船賽”顧問。

羅錦輝

羅錦輝





“我是香港唯一一個懂得寫帆船比賽的記者,也是第一個有帆船的編劇。”羅錦輝對自己的帆船道行非常自信。

早年編劇高產的他,現在已淡出影視行業一線,只在資料搜集和對外聯系方面發力,小到道具大到編劇、導演、演員各個環節統籌指導。“兩年前我就決定不寫劇本了,太累。但我會幫助他們在劇情里設計與帆船有關的橋段,比如在最近熱播的《珠光寶氣》里就可以看到青島帆船比賽的場景。我花了兩個月時間對所有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帆船知識的培訓,從來沒有過那么專業的電視劇。”羅錦輝說這是他推廣帆船的一種方式。

在船上做編劇,用劇本寫新聞
1982年就上了船的他,先是與朋友合伙買了一條20萬的機動艇,1985年再從日本購入了一條11米的大帆船,這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開銷。羅錦輝出身清貧,家里9個兄弟姐妹他排行第八。父親做小生意,“他就是想多生幾個孩子,多幾個免費勞動力幫他干活。”羅錦輝說得直接。如是,他的前半生與帆船扯不上半點關系。從小所有的課余時間都在家里幫工,從來沒有放過暑假,直到去臺灣讀大學才略微松綁。學新聞的他畢業后回到香港做記者也是勤力為稻粱謀,“以前說到記者都是‘可恥的收入’,我的工資一個月只有300塊,同時在三四個報館做事,所以你看香港很多新聞都是一樣的。當編劇收入能有1500塊,我就去做了編劇。為什么要寫那么多劇本?一個劇本能拿十多萬。我爸爸不會給我錢,只有這樣我才能夠買帆船。”

幫李修賢寫出了《賊王》,劍走偏鋒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更幫黃秋生拿到了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羅錦輝的戲往往貼近底層社會現實,都源自他在記者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