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網紅“戀愛導師”:文藝里有愛情的解藥么
他的愛情課是不是一碗情感心靈雞湯,這些困擾過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真有所謂的答案么。
責任編輯:周建平
梁永安,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50后”,一位在B站上面向年輕人源源不斷輸出愛情、人生、職場等話題內容的“超級UP主”。在這些視頻中,他衣著樸素,有點不修邊幅,似乎還不那么習慣面對鏡頭,但這些絲毫不妨礙他的持續火爆。
2017年5月,梁永安受“一席”之邀準備做一次公開演講。他想當然地認為是讓他講述自己專業領域的內容,“那肯定是講文學——為什么去愛文學,在文學里遇到一些什么人,然后發生哪些有趣的事?!?/p>
“但到深圳和對方一交流,他們說也不一定,你可以講講你自己覺得當代青年生活里最矛盾或最焦慮或最需要面對的事?!?/p>
當時,他剛讀完美國社會學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寫的《單身社會》,加上自己身在校園對青年學生的近距離觀察,就有了《在單身的黃金時代,我們如何面對愛情》。
35分鐘的演講視頻在網上一經推送,點擊量一下子達10萬+,之后數日一路攀升,最終達120萬。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相應的文字稿內容也被大量轉發、分享。梁永安意識到,自己觸及的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問題。
在合作方推動下,他把自己的思考和觀察進一步擴充、細化,選取初戀、分手、前任、孤獨等35個關鍵詞,又做了《梁老師的愛情課》系列課程?!稅矍檎n》第一季6集上線后,繼續在各大合作視頻網站占據點擊率高位。
《愛情課》走紅后,一些頭部內容公司、視頻網站紛紛找上門和他商議合作。目前,梁永安在B站上擁有近60萬粉絲,其中既有大量來自復旦、交大等高校的“95后”、“00后”在校學生,也有年齡在三四十歲之間、事業有成但受困于婚戀問題的都市白領。
一名“50后”中文系副教授為何能受到廣大年輕人的追捧,他的愛情課何以觸動如此多“90后”、“00后”,乃至已步入中年的80后內心深處的焦慮?
槐花,兩個大問題
在復旦大學附近的一家咖啡館里,我見到了梁永安。
我帶著許多充滿緊張感、急迫性和散發著青春荷爾蒙的問題而來,同時有所懷疑和保留——這些困擾過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真有所謂的答案么?在現實世界中,他的愛情課是不是一碗廉價的情感心靈雞湯?
我們從清晨的咖啡香氣談起,節奏變得緩慢而悠長——他回憶起在北方的童年,每到槐花開時,女孩們一早起來摘下槐花,把它浸在小木盆里的清水中,然后拿個楊木梳沾水梳頭,一下一下地梳,一梳個把小時——“其實她不光是梳頭,是在一天開始的時候,把自己上上下、整個身心都梳理了一遍?!?/p>
“所以現在大城市里有些女生脾氣急是有道理的,一大早起來就跟打仗似的,哪有這個閑心?!彼f。在這樣充滿緊張感的現代生活里,一個人如何能談得好戀愛呢?
事實上,當我的一位女友Andy無意中得知我要去復旦采訪梁永安時,連日追著我問——你要問他什么問題?你們后來究竟聊了些什么?梁老師是如何回答的……
Andy,年過三十,畢業于北美排名前三的商學院EMBA班,在某知名跨國公司已晉升到身為女員工的職業天花板,目前有跳槽打算的她手握三個offer,包括一家正在風口期的互聯網巨頭、一個到北美工作的機會。在出差占據了一年近三分之二時間的工作狀態中,她還見縫插針地健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