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比例不斷攀升,生不生得出成了一個問題
男女雙方在面對是對方原因導致的不孕不育時,態度常常截然相反。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我國不孕不育比例緣何不斷攀升。
責任編輯:劉韻珊
放開三胎后,除了討論生不生是一個問題,能不能順利生出來,也漸漸困擾了越來越多的夫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結婚登記女性的年齡占比中,35歲及以上非最佳育齡婦女的占比正逐年增加,晚婚晚育與不孕不育增加的趨勢也高度重合,目前我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已經攀升至約12%到18%。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意味著每5到8對夫婦里,就有一對夫婦在生育上面臨困難。而在1995年,這一比例只有3%。不孕不育比例緣何不斷攀升?男女雙方誰的責任更大一些?
一個重大的困擾
醫學上將不孕不育分為原發性不孕和繼發性不孕兩種。前者是指夫妻雙方有規律的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卻始終無法受孕;后者是指,夫妻共同生過孩子或者懷孕過,在性生活規律且未做避孕的情況下,超過一年仍無法懷孕。相較而言,原發性不孕更普遍一些,給家庭的困擾也越大。
不孕不育的提升,與晚婚晚育的趨勢有著緊密關聯。無論是精子還是卵子的質量,都與年齡有直接關系。對于男性來說,精子的數量、形態以及有活力的比例對能否成功讓女性受孕至關重要。男性25—35歲時精子質量最高,爾后隨著年齡增長,精力活力會下降,男子的染色體疾病也會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