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肺癌日丨鐘南山、鄭勁平呼吁關注家庭呼吸健康
“對于醫學而言,我覺得最核心的問題是重視健康,然后再談重視醫療?!币呀?4歲的鐘南山院士說,“(醫學進步)要解決我們沒有解決的問題?!?/p>
這個“沒有解決的問題”一直在現實場景中被細化。疫情面前,它是“什么是有效的防控措施”“怎樣維持情況平穩并逐步開放”。而在進行呼吸科臨床研究與診療更長的時間維度里,還有一個他期待解決的問題:
“讓老百姓覺得,(疾病的)早期干預是重要的。你的健康,自己要負責任?!?/p>
看見呼吸健康
2015年年末,一篇刊登在醫學雜志《柳葉刀》上的調查報告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它展示了中國在1990-2013年間240種特定原因致死率(絕大部分原因都是疾?。?。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廣東地區四大惡性腫瘤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造成的死亡率明顯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014年,廣州肺癌發病率達十萬分之四十七,發病率、死亡率均超全國平均水平。
彼時,鐘南山院士也在臨床工作中發現,確診肺癌的患者越來越多了。而更加殘酷的是眾多肺癌患者所面臨的現實?!拔覀儼l現很多肺癌患者都是出現癥狀后才去檢查,已經是晚期了,治療的效果比較差,五年的存活率不超過15%?!备甙l病率、高死亡率背后,是大眾對于肺癌的認知缺乏與低重視程度。
肺病起病隱匿,患者很難通過早期的癥狀有所辨別?!氨热缱畛R姷穆宰枞苑尾?,一期、二期沒有什么癥狀,患者趕公共汽車、上樓覺得氣接不上來,這個時候再去找醫生,已經很晚了,只能緩解癥狀?!?/p>
醫學的進步不是靠跟從,而是研究與突破。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南仍是針對有癥狀的患者進行治療之時,鐘南山院士意識到肺癌的篩查對于早期患者已經刻不容緩。
在當時,通過CT影像學技術檢測肺癌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推廣。鐘南山院士與團隊在閱讀了大量的國內國際研究后,發現低劑量螺旋CT也可以發現早期肺癌同時節省成本。由此,肺癌早篩進入社區的可見路徑徐徐展開。
2015年年末,鐘南山院士發起并促成“愛肺計劃”,以廣州越秀區為起點,為50歲以上的人做肺癌篩查。在2019年年初,參與篩查的人數達到了四千五百,而其中證實肺癌早期患者比例超過1%?!斑@個比例非常高。早期治療,病人只做一個小手術就好了,但到了中晚期,不但他自己,全家、單位都會累及?!?/p>
在鐘南山院士的從醫生涯里,始終不變的是“首先重視健康,再談重視醫療”的認知。他說,“有個健康的身體,才能考慮到做什么建設、做什么工作,但是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什么都談不上?!倍嗄陙?,這也是他對于自己的要求。
11月是“全球肺癌關注月”,在醫療發展努力減輕患者病痛,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當下,鐘南山院士呼吁將更多目光投向未被發現的肺病潛在人群。疫情發生之后,人們對于呼吸健康的關注度顯著提升。“以健康為中心”逐漸代替“以治療為中心”,成為眾多醫生與臨床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攻克肺癌需要無數醫生與臨床科學家的努力,而建立“早診”意識,邁出“早篩”步伐,是當下中國走出的有效路徑。
“登人家沒有登過的峰,只有這樣才叫創新,只有這樣中國才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strong>這是鐘南山院士一直以來的目標。
被忽略的呼吸隱患
實驗表明,在15平方米的房間里點燃兩只煙,房間里的PM2.5濃度大于500微克每立方米,而按照空氣質量等級劃分,這個數值已經遠遠超過了“嚴重污染”的臨界值。
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長鄭勁平教授時常會提醒患者,呼吸系統有別于其他系統,尤其處于封閉的環境時,要格外注意?!拔覀兊暮粑歉饨绲目諝庀嗤ǖ?,呼吸的開放性,也容易讓肺暴露在危險之中?!?/p>
而這樣的危險可能存在于一些不會被注意的隱秘角落。他曾經的一個病人因為下水道堵塞,戴了手套就去疏通,但是沒注意戴口罩,惡臭氣體撲面而來,但在當時,這位患者沒有重視。幾天以后,他忽然間發現自己咳嗽咳痰明顯增多,呼吸也不太順暢了。
“細菌、病毒、真菌引起肺部感染的情況在臨床上不算少數?!编崉牌浇淌谔岬?,家庭場景中,大家對于有害氣體的防范意識普遍較低,且封閉的環境空氣不流通,有害氣體難以消散,像二手煙、裝修污染等有害氣體就有了可乘之機。
鄭勁平教授與團隊在臨床當中發現,不同的人可能得不同種類的肺癌,致病因素也有所不同?!拔鼰煹哪行暂^多,多確診肺鱗癌或者是小細胞肺癌,而不吸煙的女性發現肺腺癌會比較多?!遍L久以來,吸煙一直是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而隨著地域、病理特征研究的不斷深入,更多潛藏的致病因素浮出水面。
另一個在家庭中容易被忽略的有害氣體——廚房油煙,也讓吸煙之外的另一種肺損傷因素被發現。鐘南山院士提到,“烹飪和吸煙均是居住環境顆粒物主要的室內來源,其中,烹飪的占比甚至達到70%以上。這是因為,油高溫時會汽化,和食物混合后,產生很多可吸入顆粒,包括PM2.5,做飯時廚房內PM2.5平均濃度會升高幾十倍甚至幾百倍?!?/strong>
在“全球肺癌關注月”之際,鄭勁平教授呼吁普及呼吸健康相關知識,從重視生活中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家庭健康習慣出發,推動實現健康宣教一小步,全民健康一大步。
目前,中國家庭在消除廚房油煙方面往往依賴吸油煙機。在我國城鎮居民中,家庭吸油煙機已達到一定普及率,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夠認知到油煙的危害,并養成良好的烹飪習慣。
很多人在烹飪過程中的一些習慣,會增加油煙暴露的風險。比如,菜已下鍋,卻沒有及時打開吸油煙機。大部分消費者對于吸油煙機的性能、使用年限及維護狀況等因素并不重視,而這些因素都會深刻地影響廚房油煙的去除效果和健康效應。
而這些不被看到的細節,也許就決定著一個家庭的未來。
守住家庭呼吸健康安全線
現代人80%的時間都是在室內,而室內污染,尤其是一些看不見的細節,造成的后果是更嚴重的。加拿大的研究證實,肺癌產生的第一大原因是吸煙,第二大原因是氡——一種大理石內的放射性物質?!暗@些都還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辩娔仙皆菏空f道。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后,慢阻肺被納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專項計劃,肺功能檢查也被納入常規體檢項目,而在腫瘤領域,“早發現、早診治、早康復”的思路也融入了規劃的愿景之中。
“對醫療,特別是醫療衛生、醫院來說,把重點放在早發現、早診治、早檢測、早治療,這是最高的醫術,而不在于搶救了多少病人?!辩娔仙皆菏空J為,這是將來“健康中國”的發展方向。
在推進了多年的肺功能檢查規范化培訓與慢阻肺科普之后,鄭勁平教授總結了在肺病防治領域亟待大眾了解的問題——“疾病為什么會發生?疾病發生后可能會有哪些變化和危害?診斷以后,應該怎么辦?”
在室內人居這樣易被忽視的微觀生態中,呼吸健康的隱形殺手亟待被看見、被消除。上海同濟大學腫瘤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發現,中青年女性長期在廚房接觸高溫油煙,會使其患呼吸重癥的危險性增加2到3倍。
“家庭成員應該要共同關注呼吸健康,大家一起參與,這是最重要,也最有效的解決方式?!编崉牌浇淌谥赋?。
11月17日,時值第21個國際肺癌日,南方周末聯合微笑明天慈善基金會、方太,共同發起《家庭呼吸健康公約》,期待更多家庭、更多人加入我們,守護家庭健康呼吸的安全線,讓家成為有害煙的禁地。
無論身處何方,無論所為何事,一切首先有一個載體,這個載體就是人本身。
在多年科普宣傳的努力之下,在吸煙和大氣污染等宏觀層面,人們的健康意識已逐步形成。公共場所的禁煙條例與公開、透明的空氣質量數據,正在將人們帶往一個“展望全民健康”的時代。而大眾意識由“以治療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將更進一步地闡釋“健康中國”理念。
人對外界事物的認知由家庭萌芽。而我們期待,最終,我們都可以將健康、積極的生活習慣與健康準則,帶回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