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餐飲應扎牢食品安全底座 ——10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分析

責任編輯:侯明輝

10月份發生在合規管理領域的事件仍然居于首位,但占比較9月份大幅升高。與此同時,網紅餐飲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多個餐飲品牌被監管機構反復多次通報。無論是線上營銷聚人氣,還是線下排隊攢口碑,餐飲企業都應該始終堅守食品安全責任,避免落入“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運。

2021年10月,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通過公開的媒體報道和政府監管處罰公告,共收集篩選了102件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其中包括15件集體性事件和87件個體性事件。經過專家投票評選出的月度十大警示事件,從涉及的領域看,消費者權益領域有3件,環境保護領域有2件,安全與健康領域有2件,責任治理、公平運營、合規管理領域各有1件。

圖:10月社會責任警示事件領域分布

從事件涉及的社會責任議題看,102件社會責任缺失事件中,合規領域的事件仍然居于首位,占比51%,與9月相比,占比大幅升高。從事件所在的行業分布看,金融行業事件最多,其次是批發零售業、餐飲業、互聯網科技行業。整體來看,10月份社會責任警示事件中,互聯網科技行業和餐飲行業的動態變化值得關注。

分類分級促進互聯網平臺履責

與其他行業相比,互聯網科技行業的責任缺失事件涉及的議題明顯多樣。10月份互聯網信息技術行業的責任警示事件共有10件,分別涉及責任治理、公平運營、合規管理、消費者責任、員工責任多個議題。而金融業的警示事件主要集中在合規管理領域,批發零售業的警示事件主要集中在安全與健康領域,餐飲業的警示事件主要集中在消費者責任領域。這顯示了互聯網領域社會責任問題的復雜性。

互聯網與不同行業不斷結合、新技術新模式的不斷涌現、監管政策的調整變化,使得互聯網行業的社會責任發展缺乏理論上的共識基礎和實踐中的可復制經驗。102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互聯網平臺分類分級指南(征求意見稿)》《互聯網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指南(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118日征求階段結束。這兩份文件的發布或許能夠為互聯網行業社會責任的發展增添新的制度供給。

指南首次正式提出了互聯網平臺分類分級的依據,以及超大型互聯網平臺應該落實的主體責任。盡管指南的倡導性大于操作性,但分類分級指南對平臺類型的劃分為社會各界探討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和形成共識奠定了基礎,落實主體責任指南回應了過去若干年互聯網企業快速發展出現的各種不足,明確要求超大互聯網平臺承擔公平競爭示范、平等治理、開放生態等責任,這對推進互聯網行業社會責任發展無疑是有益的。各大互聯網平臺企業應對指南有足夠的了解,并加大對后續可能的出臺的配套法規的關注。

網紅人設也要遵守安全底線

10月份餐飲行業警示事件共有10件,其中包括5件集體性事件。我們將集體性事件界定為被監管部門查證后一起通報并曝光的事件,如1011日,北京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14家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餐飲單位進行了通報;1019日,北京房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21家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餐飲單位。

在被監管部門處置通報的企業中,麻辣誘惑、華萊士、蜜雪冰城、茶百道、奈雪的茶等網紅連鎖餐飲品牌名列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網紅餐飲品牌在食品安全問題上被多次處罰。8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集中公布過小龍坎、蜜雪冰城、華萊士、楊國福、奈雪的茶等網紅連鎖餐飲的食品安全問題。

10月份網紅餐飲的食品安全事件較上月呈上升態勢,表面看是因為“十一”假期期間市場監管部門集中開展并加大了食品安全檢查的力度,從而爆發更多企業輿情,其背后的實質仍然是企業經營者對食品安全未能做到始終如一的重視。近年來,新式茶飲因其“高顏值”的設計和“講故事”的營銷,俘獲了大批年輕消費者。線上聚攏人氣、線下打卡排隊儼然成為年輕消費者的風潮。而在資本市場,繼奈雪的茶上市后,其他茶飲品牌也都躍躍欲試,不時傳出沖刺IPO的消息,9月底證監會公示了蜜雪冰城上市輔導備案,消息一出引發市場關注。

有人忙著沖刺,有人忙著關店。近期,茶顏悅色發布消息稱關閉了長沙的七八十家門店,這是茶顏悅色2021年第三次集中關店。網紅餐飲出現的“關店潮”可能與疫情影響有關,但也與經營者在發展過程中重營銷輕管理、重流量輕質量、重企業效益輕消費者權益不無關系。

在打造網紅人設以及謀劃上市的過程中,餐飲企業拼規模、拼效率,無論是直營還是加盟,店面數量的不斷擴張勢必增加產品質量管理的難度,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很難保證不出現食品安全的問題。公開資料顯示,茶百道全國門店超過5000家,蜜雪冰城全國門店接近2萬家。監督管理直營門店和加盟商落實食品安全責任,是這些網紅餐飲品牌保持“長紅”的必修課。

網紅餐飲的本質仍然在“餐飲”而非“網紅”。營銷做得再有創意、故事講得再動聽,最終收獲消費者的還是產品。畢竟,天氣再冷,也沒有人愿意喝一杯過期的奶茶。

一、大冶有色公司尾礦庫污染嚴重被約談

涉及領域:環境保護

事件回顧:因尾礦庫污染問題嚴重、風險隱患突出等問題,1011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約談中國有色集團及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

警示:大冶有色對尾礦庫問題明知故犯。約談指出大冶有色公司對長期存在的環境污染和風險隱患視而不見,逃避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甚至虛假整治,性質十分嚴重。大冶有色是中國有色集團的下屬企業,而就在9月份,中國有色集團的下屬企業沈陽礦業因廢氣擾民、高能耗問題被中央環保督察組通報。下屬企業應該承擔環境治理的主體責任,中國有色集團也應該加強環境管理。

二、洪匯新材逃避監管排放水污染物

涉及領域:環境保護

事件回顧:10月12日晚,無錫洪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因多處設施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被無錫市生態環境局責令立即停止違法排放污染物行為,并處罰款共計124萬元。

警示:此次處罰是因為生態環境局在檢查中發現,洪匯新材存在超標排放、廢水直排、暗管偷排等行為。被處罰后,洪匯新材表示將提高環保意識,嚴格遵守執行環保法律法規,切實履行環境保護責任。希望企業言行一致,樹立良好的上市公司形象。

三、奈雪的茶銷售過期食品被警告處罰

涉及領域:消費者權益

事件回顧:10月25日,上海奈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西路分公司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被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沒收違法所得9.26元,并罰款5萬元,警告。

警示:這不是奈雪的茶第一次出問題。不用追溯以前,就在10月,同樣在上海,奈雪的茶長治路店因抽樣茶飲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被虹口區市場監管局處罰。頂著“新茶飲第一股”的光環,奈雪應該有基本的底線和更嚴格的要求。網紅餐飲人氣再紅也不能輕視食品安全的要求,流量美食流量再大也要謹守產品質量的底線。

四、大潤發因食品抽檢不合格被3地同日通報

涉及領域:安全與健康

事件回顧:10月28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關于1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同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公布了食品抽檢不合格相關情況通稿,三地通報中抽檢不合格的企業均有大潤發。

警示:同一天被三地監管部門通報,大潤發質量管理的有效性值得懷疑。8月份發生的濟南大潤發“變質肉當特價肉售賣”登上微博熱搜,引發關注。彼時大潤發公開道歉并表示立刻整改、在全國門店開展自查自糾。

五、32批次美容護理器具抽檢不合格

涉及領域:安全與健康

事件回顧:10月12日,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針對消費者投訴、舉報集中及以往抽查發現質量問題較多的產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相關企業銷售的美容護理器具進行了監督抽查。經檢驗,有32批次不合格。

警示:美容護理器具關涉人身健康安全,生產銷售企業理應樹立生命至上、質量安全至上的理念。另一方面,由于美容護理器具特殊的使用性能,針對其具體的技術與功能,國內目前仍無統一標準,各種美容效果也無法考量檢測。因此,消費者也要保持理性消費態度,切勿盲目跟風,避免被過分夸大的宣傳效果所迷惑。

六、工信部下架96APP

涉及領域:消費者權益

事件回顧:10月15日,工信部官網發布信息稱,國慶前夕,工信部組織各省通信管理局重點對假日出行、民生服務類APP進行檢測,并要求存在侵害用戶權益的APP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96APP未按時限要求完成整改。工信部組織對上述96APP進行下架。

警示:近年來,監管部門組織開展的APP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用戶的隱私保護意識也不斷增強。11月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法律充分回應了社會關切,為破解個人信息保護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APP運營企業應知法守法,履行好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責任。

七、同濟堂偽造銀行回單虛增利潤被處罰

涉及領域:責任治理

事件回顧:因被查明,在過往的企業年報中存在虛假記載,虛增企業營收、利潤等違法行為,同濟堂于20211024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中國證監會擬決定對同濟堂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300萬元罰款。

警示:從證監會的通報看,同濟堂屬于“慣犯”,其在2016、2017、2018、2019的年報中均存在虛假記載的行為。證監會對同濟堂除處罰罰款,對相關責任人也給予了懲罰。市場也做出了反應,處罰公布后的第二天,同濟堂股價跌停。

八、北京興華審計工作未勤勉盡責被罰

涉及領域:合規管理

事件回顧: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在為某控股公司提供審計服務時,審計程序不到位,明知該控股公司存在或有事項,卻未核實及披露該控股公司或有負債,未盡到勤勉盡責義務。109日,證監會對北京興華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沒收審計業務收入100萬元,并處以100萬元罰款。

警示:審計機構向來被視為市場“守門人”,理應為投資者提供專業、客觀的審計報告。過去發生的“德勤舉報事件”、瑞幸虛增收入等,都是審計不嚴肅,或審計機構與客戶合謀發生的,這些事件最終給市場帶來了負面影響?!笆亻T人”不但要修身琢業提升審計業務能力,也要樹立為市場投資者負責的嚴肅態度。

九、旅客入住臨武國際大酒店發現隱藏攝像頭

涉及領域:消費者權益

事件回顧:10月7日,一位女士因為工作出差入住了郴州市的臨武國際大酒店。入住后,她發現正對著床的充電插頭內隱藏著一個正在運行的攝像頭。酒店為其更換房間后,該女士在同樣的位置又發現攝像頭。該女士隨后報警,酒店方自稱也是受害者,對攝像頭毫不知情。

警示:各類隱藏攝像頭儼然成為“公害”,人們談之色變,又屢屢中招。事件中,酒店方自稱不知情的說法很難讓人信服。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應該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公德,酒店從業者應為客戶提供安心的服務,而不是讓客戶成為福爾摩斯。我們也呼吁監管部門加大對非法竊聽、竊照器材買賣流通的管理。

十、一超市哄抬蔬菜價格最高至202%

涉及領域:公平運營

事件回顧:10月19日,嘉峪關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嘉峪關某超市菜價出現大幅度上漲,涉嫌哄抬價格。經查,當事人在經營成本和進貨價格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先后將白菜、土豆、上海青、西蘭花、黃瓜、小油菜等蔬菜零售價格在原來價格的基礎上兩次進行調高價格,最高漲價幅度達202%,構成哄抬價格行為。

警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疫情仍然存在散點發生的可能。疫情防控是一項長期工作,任何企業都不應該利用疫情蓄意抬高物價,擾亂市場秩序,這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嚴重缺失,更是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干擾。

評選方法和流程

“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評選采取專家投票法。月初,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上月發生的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并從中篩選出候選事件。之后,隨機邀請9位智庫專家進行“背對背”投票,按總得票數由高到低評出“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

掃碼閱讀:金融業腐敗與違規問題疊加,社會責任管理能力需強化——9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分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