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談優化生育政策:建立托育服務體系迫在眉睫
在短期內現金補貼肯定會有效果,也是個很好的方法,應該繼續鼓勵各地采取這種政策。不管長期還是短期,只要鼓勵總是有利于生育。
就業機會不好,工作收入還很低,因為生孩子發了3000塊錢,他過了幾天還會走,所以你真正要留住人才,我覺得還是在經濟上要有很好的發展。
國家正在大力推進0到3歲托育體系的建設,是有針對性地在解決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婦女上班的問題才能得到解決,她才可能愿意生孩子。
根據歐洲經驗,物質鼓勵并沒有多大的效果,而養育責任分擔和性別平等政策的推進反而提高了婦女的生育意愿。
(本文首發于2021年11月1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何海寧
據調查,中國適齡婦女生育意愿略有下降,生育行為變化比較劇烈。
2021年以來,為響應國家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決定,各地紛紛探索可行的鼓勵生育措施,四川省攀枝花市每月每孩發放500元育兒補貼金,直至孩子3歲;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為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在購房方面提供4萬元的政府補助;北京市朝陽區對區內多孩家庭優先配租公租房。
年輕人的生育意愿普遍不高。第一個將育兒補貼擴展到教育和購房范疇的臨澤縣,在2021年6月發布相關問卷,學齡前及上學期間孩子無人帶領、經濟壓力大、生育成本高、教育投入大、購房壓力大、就業壓力大被作為不愿生育三孩的主要選項。
針對調研反饋的難點,臨澤縣于9月15日給出解法:宣布除育兒補貼金外,將在轄區內公辦幼兒園就讀的臨澤戶籍常住家庭,二孩每生每學年給予1000元的資助,三孩每生每學年給予2000元的資助。對生育二孩、三孩的臨澤戶籍常住家庭,在城區購買商品房時給予4萬元的政府補助。張掖市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仍是政策運行的初期階段,具體成效還有待觀察。
攀枝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則表示,目前已和本市五家房地產企業達成合作,該市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在購買新建商品房時將有購房優惠。此外,擬建30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分三期建設,總投資約8.1億元。
現有的育兒補貼政策,均從育齡人群的“痛點”切入,直接提供資金支持,在住房、教育兩大領域給予幫助。南方周末記者聯系了上述地方政策的牽頭單位,試圖探究政策制定背后的原因和實施情況。
作為全國首個發放育兒補貼的城市,攀枝花市6月12日出臺相關政策。在該市多部門的書面回復中,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育兒補貼背后,是一座城市對于擴大人口規模的渴求。
位于四川西南的攀枝花,在開發之初便是一個以礦產品開發利用為主的城市,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該市人社局指出,作為資源型城市,2010年以來,攀枝花人口增長緩慢,從業人員和高層次人才流失、新生兒出生率偏低和老齡化嚴重等問題矛盾日益凸顯,人口規模不足問題已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