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買手機,老子打死你”: 男孩暴打母親折射少子家庭教育困境
父母無暇“專寵”、成天圍著某一個孩子轉,孩子也就很難有蹬鼻子上臉的機會和膽量。多個孩子共處,實際上也呈現出某種良性競爭氛圍,促使孩子學會自我克制和關照骨肉親情。
(本文首發于2021年11月1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圖文無關)天性本“壞”的孩子可能有,但本來能夠教育好卻沒教育好的孩子一定大有人在,有時不能不讓人扼腕不已。
小男孩暴打母親,狂呼“敢不給我買手機,老子打死你”,日前,發生于某城市蘋果手機店的這起事件,可謂人神共憤。但細察之下,該事件留給人心的卻又不止于憤怒。
不是每個母親都能買得起蘋果手機的,而視頻顯示,做兒子的全然不管母親的荷包是否能承受得住這份虛榮,在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狠命薅住母親頭發,用拳頭狂砸母親的頭!母親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哭泣著求兒子別再打了。這并不是正確的應急處置方式。
小男孩也就小學生模樣,少年時就對自己最親的人如此暴虐,長大了又會咋樣?面對這樣的野蠻行為,連起碼的制止手段都沒有,真讓人為她的將來捏把汗。
此類事件,頻頻發生,令人觸目驚心。2021年10月,江蘇連云港街頭就上演了一幕:因父母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