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帥哥美女時代,氛圍感到底是個神馬鬼?
當下,人們對美有了更加豐富多樣的解釋,如近來火爆網絡的“氛圍感之美”。面對海量的信息與表現形式,氛圍感憑什么沖破審美的桎梏,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關于氛圍感的那些事兒。
責任編輯:劉韻珊
近日,#迪麗熱巴安樂傳紅衣撐傘氛圍感#,#長津湖平河劇照氛圍感#,#歐陽娜娜街頭氛圍感大片#等微博詞條沖上熱搜,氛圍感一詞火爆網絡,不少網友發現,不僅在攝影攝像、自然美景、音樂鑒賞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獨特的氛圍感之美。
于是,人們紛紛拿起手機或相機為自己拍上一張富有氛圍感的照片,或是為自己找出一張倍兒有感覺的照片再加上個唯美的濾鏡曬到網絡,展示出自己對氛圍感的理解和把握,還調侃這是個“人均帥哥美女”的時代。
氛圍感之美到底是個神馬鬼?真的那么容易詮釋嗎?
穿上“氛圍感”外衣的美人
氛圍感是可以讓人覺知的某種東西,譬如氣、能量這類看不見摸不著卻能被你感知察覺,還能影響到你內心活動的感受,而這種感受是可以被營造設計的。
從國際認定的角度來看,在丹麥有一種獨特的文化叫做hygge,這個詞,很難在中文里找到對應的直譯,它大致就是一種舒適而且令人滿足的感覺或環境氛圍,包含了歸屬感、快樂、溫暖、放松這些元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