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網紅”蘋果的奇幻漂流
責任編輯:宋貝貝
北方的初雪來得猛烈又突然。
疫情疊加氣候因素,有關收成和物價漲跌的民生話題,逐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主要談資,“冷天里還能夠吃到什么樣的水果”“好吃不貴又健康的水果究竟在哪里”,在漫長的冬日里,成為大眾有關食物最多的關注。
隨著溫度一天天變低,生長在大山里的“冰糖心”蘋果,正在悄悄地儲存著甜美,等待著一個機會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用咬上一口就能感受到的甜,驚艷所有人。
從消費端到生產端,關于“一顆好蘋果能否如愿走出大山,走進千家萬戶”這樣的議題,在農業“供應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今天,已由互聯網給出了肯定答案:物流和信息流的發達已經促成特色農產品完全“本地化”的轉變。哪怕有山海相隔,每一顆成熟的果子,都將在科技的助力下,送到消費者手中,迎來一個美滿歸宿。
蘋果家族的進化史
肖筱是同事眼里公認的“水果大王”。
善于網購的她,總能找到網上實惠又好吃的新鮮應季水果,每次她發進群里的購買鏈接,總能收到一堆捧場,這是屬于吃貨的榮光。
“蘋果是水果里的硬通貨,便宜又大碗,屬于日常熱銷款。煙臺蘋果的品牌化做得最好,洛川蘋果的顏值動人,甘肅花牛的蘋果肉質鮮美,山西運城的蘋果汁水飽滿,新疆阿克蘇蘋果咬一口回味無窮……”談及蘋果,這位五谷不分、油鹽不近的都市白領是如數家珍,還樂此不疲地在社交軟件上分享自己的“購物心得”。
▲不套袋的新疆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王曉峰|攝
事實上,雖然我國是世界上原生蘋果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但真正的“現代蘋果”,直到1871年才由美國傳教士倪維思帶入山東煙臺。幾經繁衍,出現了一大批全新的品種,從煙臺到青島,從遼東再到渤海灣,一路種到了黃土高坡,甚至遠行天山南麓的新疆阿克蘇,覆蓋了國內大部分產區。紅富士則是蘋果中“王者”一樣的存在,由于品種好,種植環境要求寬裕,成了很多地方的首選經濟作物。
從大小、顏色、包膜、產地、甜度對一顆果子進行全方面的維度分析,在分享時代,知識變得極為垂直,消費者與土地之間也不再有“信息壁壘”。從買“蘋果”(iPhone)到買“蘋果”,上班族在拼多多愛上買生鮮水果,真正實現了“水果自由”。
被網購輻射到的受益者絕不只有年輕人,小賴媽媽在疫情隔離期間抱著嘗試的心態下單,兩天后她收到一盒包裝樸素又沉甸甸的快遞,打開一看是一顆顆新鮮飽滿、紅彤彤的大蘋果,每個都有內包裝卡座,品相很好,完全沒有磕壞。
“就像自己去果園剛摘下來的一樣”,穩定的冷鏈直達,徹底顛覆了小賴媽媽對網購水果的印象。以往每個周天,她都會雷打不動地去離家3公里的農貿市場親自買菜,因為蘋果營養價值高,她會給正在高三沖刺的兒子準備一周的量。而現在,只需動動手指,一盒好蘋果就能直接送到孩子手邊。
“與傳統的經銷方式相比,電商沒有層層的中間環節。洛川的蘋果從果園直達消費者,通常只需3天的時間,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果子的新鮮品質?!标儽甭宕ɡ蠀^創業者李楠認為網購模式讓消費者與蘋果之間的距離已經變得完全“可控”——“一顆好蘋果”的魅力就是從下單到品嘗之間的極速體驗。
▲在洛川的冷庫中,李楠要求每一筐入庫的蘋果都要嚴選品質,甚至對采購、果農和司機都進行了溯源。李云豐|攝
一口好蘋果帶來的脆爽感覺,令人經久難忘,而互聯網,將這種舌尖上的體驗與“平安如意”果的美好寓意帶給更多人。
“新農人”的返鄉之路
被“平安如意”滋養的,遠不止那些在終端享有蘋果香甜的人。
北緯35度的黃金分割線一穿而過,成就了國內一條優質的蘋果產業帶。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近日發布的《2021產季蘋果產銷形勢分析報告》判斷,2021產季,蘋果總產量預計超過4500萬噸,較去年小幅增長。蘋果,是很多農戶眼中,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來自山東的80后張陽,從2014年就開始做電商,是互聯網生鮮產業崛起的見證者與親歷者。而最令他自豪的是,自己將鹽源的“丑蘋果”賣向更遠的遠方。
▲鹽源蘋果自然生長不套袋,因長相樸素被親切地稱為“丑蘋果”。李里|攝
“我第一次吃到鹽源蘋果時,就想起了小時候吃的蘋果味道。鹽源蘋果雖然品相不如陜西、煙臺蘋果,但勝在口感好,香脆可口?!币驗榭春眠@種獨特的口感,他暗許心愿,要把這顆“丑蘋果”做出品牌。通過自建5000平方米的標準化果庫、引進600萬的自動分揀包裝設備,并在當地直接承包果園,張陽和他的合伙人推動“離太陽最近、離城市最遠”的丑蘋果直達城市。
產地問題解決了,更大的挑戰來自供應鏈。張陽上一輩的農人,往往受制于蔬菜瓜果流通中的損耗過高這一短板,無法在事業上打破地域限制,實現產品和個人的雙料成就,而如今,得益于冷庫、冷鏈的投入與完善,生鮮業逐步完成了從“修路”到“致富”的產業升級。
得供應鏈者得生鮮,類似于拼多多這種電商平臺的任務就是給廣大中小農戶在市場開拓、供需管理體系、流通等各個環節搭臺,針對中國蘋果產業小規模種植的特點,通過“拼”的模式,把在時間和空間上高度分散的需求,和自然成熟的小規模果園供給,在云端精準匹配起來,從“產銷對接”升級為“產消對接”,打造了一條“鄉村果園直連家庭果籃”的高速通道。
為了提升發貨時效、把控水果品質,張陽他們做足了準備工作,在成都青白江建設了標準化倉庫,引進自動分揀包裝流水線,在產地采摘蘋果后運輸到成都倉庫打包發貨。雖說這樣增加了運輸成本,但是可以保障發貨時效,同時減少快遞走山路對蘋果的損耗。
除了“有形”的路以外,像張陽這樣一批的新農人,在銷售渠道這“無形”的路上大膽布局,努力布網,將果園生意越做越紅火。在產地直播,讓消費者“親眼看到”一個個成熟的果子從樹上摘下到打包的全流程,再加上限時秒殺、萬人團等扶持資源,在這個雙十一,鹽源蘋果也迎來了銷售豐收季。
▲拼多多主播在產地直播,向消費者介紹鹽源蘋果特點。李里|攝
拼購形成的歸集效應,為產地提供長期穩定的訂單,幫助小農戶融入大市場。銷量上去了,口碑也沉淀了下來,鹽源蘋果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像煙臺蘋果、阿克蘇蘋果那樣優質蘋果產品的代名詞。
和上一代農人相比,像張陽這樣的新農人有很高的種植技術和運營素養,并且通過引進先進生產工具和推廣先進模式不斷擴大業務規模。
四川省鹽源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副局長蘇聯發認為,有了大電商平臺的介入,整個蘋果產業的業態如今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吧碳視佑薪M織地去園子里選果、訂果,按需采摘、包裝和運輸?!边@也從側面反映,電商逐步進入生產鏈的前端,成為打造生產、物流、消費一體的新型產業鏈條的重要力量。
▲鹽源蘋果上市季節用工需求旺盛,工人工資高達150-300元一天。李里|攝
交易層級扁平化、供應鏈短鏈化、供需精準匹配化,新電商平臺不僅能促使蘋果產業轉型升級,更可為改良整個傳統農業和農產品銷售營造巨大的想象空間。
土里掘金的農業夢想
通過電商平臺,“賣得好”的問題得以解決,而像“種得好”這樣更深遠的期許,還需要持續發力深耕。通過一代代農業人的努力、政府與企業的扶持、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讓這個產業變得很炫酷。
在科學種植和產品標準化方面,山東榮成的悅多果業更具有代表意義,他們給蘋果清洗、拋光后拍照,每個果子拍32張,每張照片對應一個維度的數據,包括尺寸、顏色、質量等,接著通過光譜測糖儀,測定蘋果糖度。綜合了這些數據后,機器就可以把蘋果送往不同的分揀線進行分裝,從而保證了每顆蘋果的穩定品質。從整個行業的維度來看,這都是非常先進的舉措。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霍學喜在一場蘋果產業線上報告會上介紹,山東果農的種植技術和素養,普遍達到了全國領先的水準。
▲高頻相機給每個蘋果拍32張照片,每張照片包括尺寸、顏色、質量等數據。李浩|攝
數字農業、精準農業,從最前沿的科學中尋求解決方案,在土地上孕育出無限可能,結出更多高品質、安全香甜的“網紅”果子。
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萍冀o“看天吃飯”的農業增加了更多一點的確定性。目前我國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期,未來5年內,電商助農仍將是我國許多地區的重要扶持領域,將繼續快速發展并對促進鄉村振興發揮重要作用。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霍學喜2019年就曾在遞交的提案中指出,“三區三州”地區依托蘋果產業實現脫貧的鄉村農戶中,貧困發生率低5%。蘋果產業的精準脫貧、長效脫貧效果顯著,并因此建議支持“三區三州”特色蘋果產業發展。電商資源的注入盤活了蘋果銷售,并同步帶動當地產業升級和蛻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銷量和技術保證了行業的穩步向上發展,也幫助更多農戶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科技興農”,方方面面都是贏家。知名的農產品逐漸品牌化,讓消費者買到最合適、質量最好的果子;現代化的技術的融入,讓“新一代”農民不再像父輩一樣,憑借感覺與經驗種植,等待他們的,是更為廣闊、更加匹配的市場疆域?;魧W喜表示,小蘋果的銷售是關系興農富農的大事。
扎根土地,背靠科技,“數字農業”的不斷深耕,祖國廣袤大地上,將展開一幅更美好的田園畫卷。在這里,“城”與“鄉”在互聯網的助力下,實現了跨越時空的連結??臻g上,“最后一公里”問題的解決,讓生鮮通過冷鏈、冷庫能新鮮直達,不斷降低損耗;時間上,“農地云拼”使得產銷不對稱不再成為阻礙。
在未來,持續改善農產品體系的標準,從最前沿的科學中尋求解決方案,是“數字農業”為一顆蘋果,乃至萬千作物,帶來的更大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