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煽動“性別對立”的流量生意大行其道,販賣的仇恨讓社會受害
互聯網時代,極端主義和烏托邦誘惑都是一門好生意,販賣的是仇恨,煽動的是情緒,都轉化成了流量收益。
責任編輯:陳斌
有網友發了一篇給中國女性評分的短文,讀了是不是讓人很氣憤?
“我覺得大多數女人都是20、30分的,就你們現實里大街上看到的那些,要本事沒本事,要人品沒人品,要家境沒家境,要長相沒長相,要身高沒身高的這種遍地普女。25分均分不能再高了”;
“及格線60分以上的了,最起碼要有165以上身高吧,最起碼要有殷實的家境吧,最起碼要有受過良好教育人品過關吧,最起碼要有體面的工作吧,最起碼要有周正的五官吧,最起碼要有車有房吧……”;
“不過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只要肯給男友/老公花錢,對老公好,對家庭負責的女人,都算及格女啦”。
這樣的文字著實令人反感,許多人腦海里閃過“物化女性”“歧視女性”“仇女”“家庭經濟剝削”之類的字眼,準備砸出來吧?男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