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高校非學歷教育政策出臺十天,“總裁班”真的再見了嗎?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普通高等學校舉辦非學歷教育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其中明確要求,高校不得以“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等名義舉辦課程進修班;面向社會舉辦的非學歷教育不得冠以“領導干部”“總裁”“精英”“領袖”等名義,不得出現招收領導干部的宣傳。
然而,南都記者調查發現,互聯網上打著高校名義招生的“總裁班”并沒有消失,相關研修班、課程的廣告依舊隨手就能搜索到,課程費用幾萬到十幾萬不等。有專家希望,接下來相關部門要重拳出擊,該打的打、該關的關,禁止中介介入大學的非學歷招生事務;而高校也要有決心,出臺具體的方案堅決執行《規定》的要求。
政策
高校非學歷教育不得冠以“總裁”“精英”等名義
“非學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比涨?,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規定》答記者問時表示,近年來,我國高校非學歷教育蓬勃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培訓了大批高素質人才,但也存在部分高校辦學定位有偏差,辦學治校主體責任落實不夠,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等問題。特別是在與社會機構合作舉辦非學歷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逐利傾向,滋生了腐敗風險,影響了高校品牌聲譽。
11月12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普通高等學校舉辦非學歷教育管理規定(試行)》。
那么,何為非學歷教育呢?《規定》中指出,其是指高校在學歷教育之外面向社會舉辦的,以提升受教育者專業素質、職業技能、文化水平或者滿足個人興趣等為目的的各類培訓、進修、研修、輔導等教育活動。以獲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證書為目的的自學考試輔導不在本規定的適用范圍內。
“高校在保證完成國家下達的學歷教育事業計劃的前提下,方可舉辦非學歷教育?!痹撜咴诠芾眢w制和職責、立項與招生、合作辦學、教學管理等多方面制定了詳細的要求和規范。比如在招生方面,就要求高校應嚴格規范非學歷教育招生行為,自行組織招生,嚴禁委托校外機構進行代理招生。
此外,最引人關注的則是,高校不得以“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等名義舉辦課程進修班;面向社會舉辦的非學歷教育不得冠以“領導干部”“總裁”“精英”“領袖”等名義,不得出現招收領導干部的宣傳。
用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的話來說,就是要“全面規范高校非學歷教育的辦學行為”。
調查
網上依然可見各種高?!翱偛冒唷睆V告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雖然《規定》出臺已經有10天,但高?!翱偛冒唷薄熬唷币琅f在網絡上堂而皇之出現。
記者在百度上搜索“總裁班”,首頁依舊有很多相關廣告內容。
當南都記者在網上搜索“總裁班”,相關的廣告鏈接較為頻繁,牢牢占據搜索頁面的前幾位;而冠以高校之名的總裁班也不少,記者隨機瀏覽了搜索結果的前三頁,諸如“清華大學總裁班”“北大總裁班”“云南大學總裁班”等廣告鏈接不下十個。
相關網站的招生信息依然冠以高?!翱偛冒唷钡拿^。
相關網站的招生信息依然冠以高?!翱偛冒唷钡拿^。
隨后,記者點擊鏈接進入相關網站后發現,“總裁”“領袖”這些字眼頻繁出現,相關課程價格不菲,至少幾萬起步,甚至十幾萬都有。
此外,記者在網上搜索“清華大學總裁班”,并隨機進入其中一個類似官方網站的頁面,獲取到上面公開顯示的招生辦公室聯系人“張老師”的聯系方式。之后,記者加了該老師微信,其微信名顯示為“清華EMBA李老師”。該老師提供了一份《清大-工商管理EMBA總裁高級研修班簡章》,簡章顯示,課程主要針對高級管理人員,學制一年,每月集中授課一次,學費原價為68000元。據介紹,該課程屬于清大的非學歷教育;而當記者提及日前出臺的相關政策,該老師則表示“不影響招生”。
記者在網上搜索“清華大學總裁班”,隨機進入的其中一個網站。
“清華EMBA李老師”(微信名)提供了一份《清大-工商管理EMBA總裁高級研修班簡章》。
分析
《規定》的出臺,順應建設公平正義社會的需要
教育部出臺政策規范高校的非學歷教育,意欲何為呢?
“這本身是獨立學院轉設、規范‘公參民’,以及規范培訓機構在非學歷教育領域的政策延伸?!睆V州軟件學院執行董事兼常務副院長遲云平表示,在前述“規范舉措”的大環境下,有些社會力量舉辦的公司或將“轉型發展”,進入到高等學校舉辦非學歷教育領域,從詳細規定上不難看出其規范和約束的重點與之并無二致。
在資深教育專家、暨南大學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黃躍雄研究員看來,教育部出臺該政策,是規范整頓教育市場的重要措施,和整頓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學科培訓有著“異曲同工之道”。
他告訴記者,每年的招生季,也是招生廣告滿天飛的時候,有些廣告有意混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差別,用“與在校生同等待遇”“同校園生活”“同樣國家承認學歷”等誤導性詞語招攬學生等。學生入學后,才發現根本就不是傳統意義上學歷教育,招生單位可能不是大學而是中介公司,教師也可能是在校大學生而不是老師等。
“教育的目的之一,還在于公平的教育,這也是社會公平的起點。我們常說大學是社會的良心,也就反映了社會對大學的要求?!秉S躍雄指出,高校冠以“領導干部”“總裁”“精英”“領袖”等名義招生的行為,與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馳;教育部出臺相關規定,正是順應建設公平正義社會的需要。
“估計政策的風還沒吹到中介機構,對社會的影響也有些滯后,尤其有些招生廣告是階段性投放的,還沒來得及收回?!泵鎸Ξ斍盎ヂ摼W上并未消失的高?!翱偛冒唷睆V告,黃躍雄認為,也不排除有些機構在做最后的垂死掙扎。
遲云平也有類似看法:“新出臺任何一項政策法規,總有個調整適應期?!辈贿^,兩位專家都相信,隨著政策的落地,治理整頓的力度加大,這些現象都將銷聲匿跡。
建議
多部門嚴格執法,對違規中介重點打擊
那么,規范非學歷教育,對高校而言將會有哪些影響呢?
黃躍雄表示,規范非學歷教育,對于一些高水平大學來說,可能沒有什么影響。因為這些大學的精力就在學歷教育和科學研究,有些大學前幾年就主動減少了非學歷教育。但有些大學可能面臨經費不足的問題,希望通過舉辦非學歷教育補充經費,在《規定》實施下將有所影響。
因此,在具體執行層面上,黃躍雄也希望,對非學歷教育的整頓,要在政府層面重視大學存在的問題,例如經費不足問題?!安荒鼙拼髮W走市場道路,要讓大學有尊嚴地發展,這是政府必須有所作為的地方?!?/p>
同時,高校也要有行動的決心和勇氣,出臺具體的方案,“該停的停、該關的關”。此外,對于社會中介,尤其是一些不負責任的中介,要重拳出擊,該打的打、該關的關,禁止中介介入大學的非學歷招生事務;建議政府市場管理部門、公安機關和教育部門,要聯合執法,加大政策執行力度。
遲云平也認為,國家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該主動作為,依法規范,對參與舉辦的主體高校認真監督執紀問責,讓高校舉辦的非學歷教育走出灰色地帶,回到提升受教育者專業素質、職業技能、文化水平或者滿足個人興趣的教育需求正軌上來。
“《規定》具有可操作性,許多條例已經比較具體,希望好的政策不只是表面文章,能夠得到認真的貫徹落實?!边t云平說道。
圖片:來源于相關網站截圖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