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改造家》引熱議,我們究竟需要一個怎樣的私宅?
家裝改造節目《夢想改造家》最新一期引起熱議。有網友質疑,節目花費農民 132 萬元卻建了“紅磚毛坯房”。
輿論激起千層浪,一些網友紛紛在社媒平臺表達看法。有的認為此次事件可以引發對建筑思維和審美評判的探討。
有網友吐槽房子設計問題,如漏風的圍墻設計欠缺考慮當地天氣、環境和屋主情況。
21 日,節目組回應質疑。目前呈現的是未完成作品,待明年開春后繼續完善和持續報道。另改造費用由節目組和委托人子女各承擔一半。
有媒體聯系項目設計方陶磊(北京)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的有關責任人。對方表示,在整個改造項目中都有與委托人充分溝通,并觀察和考慮老人的生活習慣?!昂芏嘣u價上的疑慮是在沒有完整看節目或者對建筑空間不熟悉導致的?!?/p>
他們也回應了墻體通透設計的問題,“磚墻鏤空只出現在院墻,或者衛生間玻璃高窗外側,并非主體墻體上,對保溫不會有任何影響?!痹诠澞坷?,團隊還給全屋都做了地暖。
改造老屋的屋主受訪時表示,房子尚未交工。至于房子好壞,等他們入住后才能客觀評價。
改造項目日前未完工。事件暫時沒有定論,或等到節目組明年回訪時才有進展。
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私宅?這個問題有著各種各樣的回答。城畫君在11月刊采訪了多名私宅屋主。他們都曾嘗試自建私宅。
讓我們來“參觀”這些有個性的私宅吧!
#01
最失敗的家就是酒店的樣子
私宅信息
所在地:云南·大理·沙溪古鎮
屋主職業:建筑師
建成時間:2019年8月
基地面積:272㎡
建筑面積:240㎡
平面參考圖:
王濤是建筑師,從業將近二十年,在青島有一家建筑工作室,承接的都是酒店、酒吧和精品店等商業類項目。
他第一次建造私宅,是建自己的房子,也是建筑師最能大膽放開實踐的時候。
在王濤看來,私宅完全不同于酒店等商業性場所,其中的關鍵是攝入“信息量” 的問題。
“我們在一個環境里,單位時間內所攝入的信息是有上限的”。每一幅畫面、每一塊肌理、每一種氣味、每一處光影,都是信息量的一部分。信息量也跟時間息息相關,住三年跟住三天就很不一樣,因為時間增加了,信息總量也隨之增加。
“如果攝入不足你會覺得寡淡,可如果攝入過量,那種咸膩的感覺比寡淡還討厭。這就是為什么經營性的場所一般都信息量比較大,因為它不是給人長時間停留而準備的?!?/p>
“我一直認為最失敗的家就是酒店的樣子,酒店需要滿足成百上千人的行為習慣,它的呈現必然是個平均值,即使是設計類酒店,也是在標準化和可維護的基礎上運行。這讓幾乎所有的酒店都沒有辦法不裝腔作勢,它像一個板著臉但是得體的陌生人??伞摇煌?,它應該像親人,不刷牙也可以接吻,我希望它有煙火氣,可以存在那種有秩序的輕度混亂,這讓我不緊張。而如何做到不裝腔作勢,把度假型轉換到常居型,是我花了很多時間來面對的問題?!?/p>
2018 年,王濤一家在云南省沙溪古鎮華西村度假,待了整個夏天?;氐角鄭u后,王濤的妻子心臟病發作,醫生說只有百分之二三的存活希望,幸好最終搶救過來,轉危為安。
經歷過生死,王濤夫妻都覺得“得好好活,喜歡就去做”,要做一個合適自己的居所。于是王濤回到華西村,租下一處老院子,房子是危房,拆除后建新房。
在設計這棟房子的時候,王濤有意識地往回收,控制自己的表達欲,減少“信息量”,同時根據家人的生活習慣來布置,力求舒服合適。
建筑工藝和建筑形式都沒有參照當地建筑,只是用了當地的材料,“我想造一個我心里覺得適合的房子”。
蓋房子前后持續將近一年,設計理念落地化的過程中,王濤也在不斷地自我調整和適應。以往他的工作習慣是嚴謹、細致,細節處力求完美,有深度強迫癥的傾向。
然而,這次他遇到了當地的“閑”文化,給了他巨大的文化沖擊。
“閑的文化是不太要緊,無所謂,差不多,也會延伸到蓋房子過程中不是那么積極和嚴謹。下點小雨,師傅說今天干不成了,就回家了。我們的工作標準是10,他們的標準是1,最后調整到2或者3就差不多了。我也只能自我調整,把預留的誤差空間拉得特別大,才能把事情做完。在地化的實現能力、工作標準的調整,這對我是最大的挑戰,剛開始的時候特別痛苦?!?nbsp;
但經過最初的痛苦調整之后,“奇怪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漸漸地理解了他們閑的文化,它不光是慢的、不講究的,也是松弛的表現,我認為松弛非常重要,現在挺喜歡這種松弛的狀態,有可能我被他們感染了”。
王濤說,以最終的成果來看,這棟房子“應該是真實的、不裝腔作勢的、清淡而有力的,有光影的”。
“整個空間的選址、布置、建筑形式,室內、室外的舒適度,都還可以。大遺憾沒有,小遺憾一堆,數不勝數,所有東西都不能細看,細看就有縫,但都不太影響居所,都是細枝末節,也就隨遇而安了?!?nbsp;
#02
私宅建造如何平衡
代際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私宅信息
所在地:湖南·衡陽·衡東
屋主職業:平面設計師
建成時間:2020年
房屋面積:180㎡(使用面積)
平面參考圖:
親手建房子,是平面設計師葡萄多年的心愿。他為此自學建筑知識四年,請教從事建筑行業的朋友。
2020年,在建筑師朋友李穎的協助下,葡萄新家“泊田”終于從圖紙變成了現實。純白外墻,硬朗線條,簡約風格,這樣的房子在湖南農村顯得另類。
被問及用什么詞形容“泊田”,葡萄毫不猶豫地說出“家”“朋友”兩個詞。
他希望新家將父母生安頓好。這意味著,在建造項目中,他既要考慮自己的生活方式、審美取向,也要考慮父母生活習慣,了解他們對空間需求,協調整體風格。
父親想要一個有柴火灶的中式廚房。葡萄盡量滿足他的想法,還多做了一口猛火灶,讓父親廚藝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母親前兩年在泰國生活了兩三個月,見多歐式建筑、現代建筑,對葡萄要建的房子不感到奇怪。她喜歡泰國當地的花園,也想在自己家做一個。
葡萄規劃了活動區域較大的院子。院內鋪了木板和鵝卵石路,擺著墨綠色的鑄鐵桌椅。天氣好時,總有人在院子里曬太陽。
他時不時去花草市場采購,好讓母親更新院子的花草。院子如今經過母親用心打理,如今已小有規模,種有月季、雪藍花、尤加利、橄欖樹、楓葉樹等植物。
“泊田”于葡萄的第二個意義是,它是一個舒服的空間,讓來這里的人都能慢下來。
房子借助地形優勢,傍山坡而起,前是田野,后是樹林,有較好的自然資源。
葡萄希望人住在“泊田”,都能夠“盡情享受光,享受自然”。
每個房間都有一面落地玻璃,拓寬人在室內的視野范圍,自然光在白天充分地進入室內。葡萄每天早上從臥室醒來,習慣賴床一段時間,透過落地玻璃看著屋外的田野發呆。秋天的時候,后山野柿子成熟,人在落地窗前就能清晰看到一個個掛枝的橘色小果。
室內空間有無限環游的特點。葡萄說,“每條通道都不是死胡同。人有多條路線走到每個陽臺,到那就能看到自然風景?!?/p>
他們還討論過一個理想狀況,人在室內抬頭就能隨時看到天空。礙于施工隊的條件,這個設想不能百分百實現。但他們堅持做了一小部分。中庭的頂上開了矩形狀的天窗,柔和的光線從上到下進入主空間,隨著時間呈現變化的角度,并兼顧了室內光照情況。
李穎說:“我們比較調皮,還在廁所、浴室等空間開了一些天窗,想給人一種不日常的感受?!?nbsp;
#03
隨性創作自己的房子
自我感受和需求最重要
私宅信息
所在地:云南·大理·沙溪古鎮
屋主職業:自由攝影師
建成時間:2021年5月
基地面積:約500㎡
建筑面積:50㎡
平面參考圖:
寶妹是一位90后自由攝影師。去年,她在云南沙溪看中了一塊廢墟?!拔耶敃r一下子就被這片廢墟迷住了,它真的很美很美:我遠遠看到那堵高高的土墻在陽光下發光,湊近看土墻的肌理特別清晰,它被廢棄了二十多年,有歲月沉淀的痕跡。我特別興奮地走近,看到里面還有一個小屋,就覺得可以住進來了?!?/p>
改造房子時,寶妹連圖紙都沒有畫,在鄰居家樓頂搭了一個帳篷每天監工,有時候心血來潮現場設計,就讓師傅鑿個窗戶,“我站在房間里感受,我的床應該放在哪里?我希望哪邊會有光線進來?我對面的墻是怎么樣的?”
寶妹感受到房子自帶的生命力,也喜歡這股力量。她不希望“通過買家具或其他物品填滿它”,盡可能利用房子已有材料,比如用水泥砌桌子,鑿窗戶。
整個房子更像她隨性創作的作品。
像土房子內部,墻壁有 60 厘米厚,她讓師傅在墻上挖了造型各異的小洞:三角形、方形,她還挖了一個扁平的洞專門放手機充電,“有點像放進嘴巴的感覺?!泵總€洞的觸感也不盡相同,挖洞時,寶妹會控制整體結構;上水泥固定時,會設計線條和肌理。
“小屋是我住的大洞,不同物件住在小洞里,我很重視視覺上的愉悅,我不會在洞里放很實用的物品,會去找有變化的物品,這好像是一個物件展廳?!?nbsp;
土房子左側是新蓋的廚房。師傅在砌墻時,寶妹就在旁邊勾勒窗戶的輪廓、畫模板。外墻窗戶的形狀像是兩只眼睛和一個鼻子。
色彩是寶妹很在意的事情,她希望通過色彩讓房子達到最接近自己的狀態。
有天,她看到一位戴著紫色帽子的婦女從煙草葉叢中穿過,“那一瞬間,紫色在那一叢綠色中特別驚艷,很活躍、很有生命力的狀態,我一下子就被抓住了?!?土房子就被刷上了紫色。
這些都是中國自建私宅的一面。它不再屬于某個階層,不僅僅是財富的表述、甲方交予乙方的項目;它也不只是建筑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展示;越來越多普通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蓋了一座有趣的房子。那是一個家。
文 劉溜 區明堅 賴琳琳
圖 侯懌昀以及受訪者提供
專題編輯 盧紹聰 區明堅 賴琳琳
專題設計 梁海平
插畫 倪仕軒
實習生 陳磊 周宇雯
(來源:城市畫報)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