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陽光關愛·i讀計劃”走進清遠,于丹領銜開講閱讀的意義
11月23日,一股“暖流”逆著寒潮緩緩匯入粵北山區。當天,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東風日產、南方周末聯合發起的2021“陽光關愛·i讀計劃”廣東站在清遠市陽山縣正式舉行。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于丹,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崔勇攜手來自廣東科學中心的科普專家及多位志愿者,帶領鄉村兒童在閱讀中探索大千世界。
活動當天在小江中心小學舉行了簡短的啟動儀式。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高國林,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社長、副總編輯及南方周末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王巍,陽山縣委常委、副縣長、廣清對口幫扶指揮部駐陽山縣工作隊隊長雷達,廣州派駐陽山縣小江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龍明勇,以及陽山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小江鎮政府等相關代表出席,并由發起方代表高國林向校方代表授牌,宣布“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正式投入使用。
在嶄新的閱讀室內,著名文化學者于丹帶來了自己所著的《跟于丹老師一起讀最美古詩詞》,邀請孩子們一同探索古詩詞深遠的意境?!按禾煨〔莅l芽了”“秋天樹葉枯萎了”,在她的引導下,孩子們紛紛舉手分享自己觀察到的四季之景??墒?,這些場景能夠表達什么呢?通過“沐春風而思飛揚,凌秋云而思浩蕩”這一詩句,她告訴孩子們可以通過周圍的景物傳遞自己的心聲,讓自己的生活充滿詩意。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一名句中的“酥”字有何妙處?于丹鼓勵孩子們聯想生活中的場景,去理解作者遣詞造句中的深意。在暢快的想象和悠揚的朗誦聲中,孩子們一步步了解詩詞的意境、典故,也領略到了傳統文化中亙古不變的美。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崔勇則帶領著孩子們“潛入”海底,開啟一場水下文物考古探險。他回憶起“南海Ⅰ號”考古挖掘時的場景,表示當時調查隊幾乎是靠“盲人摸象”的方式探索。如何在不造成破壞的情況下進行打撈?孩子們各抒己見,紛紛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并在崔勇細致的講述中解開疑問。
作為中國第一批水下考古隊員,崔勇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無數個“第一”。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他寄語孩子們要學會思考與堅持,勇往直前探索未知的世界,并表示未來還有良渚古城、三星堆文明等考古遺址等待著下一代去發掘,希望孩子們長大后能接力考古事業,創造更多的“第一”。
一場通往海底世界的探險,充分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而由廣東科學中心研學輔導員吳艷嫦和陳曉霞所帶來的趣味科普課,同樣充分演繹了本站活動主題“解密十萬個為什么”。
數學就是加減乘除數字運算?當然不止于此。數學還是客觀的語言、縝密的思維,是宇宙萬物一切理論的依托。通過數字猜球、穿紙而過、拓撲之美等有趣的互動,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此外,他們還在老師的帶領下,親手制作神奇的莫比烏斯帶,并從中領略永無止境的科學探索精神。
汽車的“心臟”是如何跳動的?在妙趣橫生的“陽光課堂”上,孩子們紛紛化身“小小工程師”,通過親手制作模型,了解汽車的內部構造與發動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陽光課堂”還在學校操場開設了特別的交通安全教育環節,孩子們不僅學習了交通安全常識,更實地感受汽車各個角度的盲區,進一步提升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此外,活動還吸引多位熱心志愿者積極參與,帶來各具特色的閱讀課堂,從多角度啟迪孩子對書本的興趣,感受深度學習的樂趣。
“陽光關愛·i讀計劃”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東風日產及南方周末于2019年正式發起,并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提供全程支持。項目通過捐建智能閱讀室、捐贈圖書、開展校園閱讀課程等舉措,致力讓更多鄉村孩子愛上閱讀,培養其終身受用的學習和閱讀方法。
據悉,2021“陽光關愛·i讀計劃”此前已先后在寧夏銀川永寧縣及西藏林芝順利開展。而在廣東站之后,書香之旅還將延續至閩北山區,在推廣閱讀的過程中踐行公益初心,以閱讀的力量推動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