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26年,閔妃案又一次牽動韓日民間情緒
“日本在朝鮮半島做了哪些事情,當事人所寫的一手資料在事件發生120多年后被發現,意義很重大?!?br />
百余年來,歷屆日本政府都不愿公開承認策劃了“乙未事變”,對于閔妃遇害案更是諱莫如深,明確記錄殺害明成皇后事件的日本歷史教科書僅有一種,右翼組織還一直運作著要刪除這些內容。
責任編輯:于冬
朝鮮王宮景福宮。
“沒想到暗殺明成皇后,比預先的設想更簡單?!?021年11月16日,日本《朝日新聞》曝光了8封陳舊的外交信函。
一張張泛黃的舊信函,為126年前的“乙未事變”、閔妃遭暗殺事件增添新證據,又一次揭開了韓日之間的一道歷史傷疤。
古董市場發現8封外交官信函
1895年10月8日,朝鮮半島迎來一個血染的清晨,日本守備隊和日本浪人等四千多人侵入朝鮮王宮,時年44歲的閔妃慘遭殺害。
正逢乙未年,這起宮廷政變被稱為“乙未事變”。但對于閔妃之死,東亞諸多國流傳著不同的版本。按照《高麗閔妃》《皇太子妃劫持事件》等韓國文學作品的描述,日本浪人先是在閔妃的胸上狠狠地踩了幾腳,又刺了幾刀,并對其身體進行極度的羞辱,最后潑油點火將其燒死。
“辱尸說”主要來自《石冢英藏報告書》,這份報告作于1895年10月9日,即“乙未事變”的次日。當時,作者石冢英藏是日本派到朝鮮政府的內閣顧問。
“(有人)把閔妃拉了出來,用刀刺了兩三次后,又剝光她的衣服,做了局部的檢查?!薄妒S⒉貓蟾鏁穼﹂h妃之死描述得異常殘忍。
在日本歷史學家山邊健太郎看來,所謂“局部的檢查”就是對閔妃身體的極度羞辱。1964年,山邊健太郎發表了研究論文《關于閔妃事件》。
2001年,韓國作家金辰明以山邊健太郎的論文為依據,創作了小說《皇太子妃劫持事件》,并進行了更加殘忍的描述,“當時,閔妃一息尚存,她遭到強奸并被燒死?!?/p>
對于《關于閔妃事件》所述內容的真實性,史學界一直存在質疑的聲音。
“當時的情況應該是非常緊迫的,根本沒有充裕的時間干這種事……這是出于好奇心而對歷史的潤色?!表n國社會史學家、首爾大學名譽教授慎鏞廈認為。
韓國坊間甚至流傳閔妃并未遇害,而是隱姓埋名逃進了民間。對于閔妃遇害地點也眾說紛紜。作為“乙未事變”的參與者,日本人小早川秀雄在《閔后殂落事件》一書稱,他在景福宮玉壺樓坤寧閣東側的小房見到了閔妃的尸體。
光復后,韓國政府也接受了這一說法。其第一任總統李承晚還親筆題寫了“明成皇后遭難之地”,刻在玉壺樓外的石碑上。
閔妃遇害后,被王室追謚為“明成皇后”。但日本和歐美的多項歷史資料認為,明成皇后的遇難地是在坤寧閣和長安堂之間的院子里,玉壺樓只是暫時停放尸體的地點。
圍繞閔妃之死,諸多爭議和懸念持續了一百多年。直到2021年11月,日本外交官堀口九萬一的8封信函重見天日。當時,堀口九萬一任日本駐朝鮮半島公使館的助理,也是“乙未事變”執行組的成員之一。
發現新證據者是現年77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