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理:我為什么是不駕主義者

“開不開車”是個哲學和倫理問題,因為涉及我們對他人的道德責任。我們選擇自駕而放棄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有否考慮對其他人的影響?包括對環境的污染和生命的威脅?所謂倫理和道德,就是懂得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角度和立場看事情和做考慮。

責任編輯:劉小磊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作家克勞佛和他去年出版的著作《駕駛的魔力:向風馳電掣的哲學出發》。

小說《異鄉人》《鼠疫》和《西西弗神話》的作者、存在主義作家加繆(Albert Camus)說過,是否活下去是唯一值得哲學家認真探討的問題(There is only one really serious philosophical problem and that is suicide)。

唯一?那“應否以車代步”這個問題又如何?對現代人來說,莎士比亞那句膾灸人口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去或留,生還是死,費煞思量),大可改寫成“To drive or not to drive, that is the question”(駕還是不駕,費煞思量)。對此,英年早逝的加繆在最后一刻也許會感同身受。61年前,他坐出版商的順風車,不料汽車失事撞樹,加繆當場氣絕,死時年僅46歲。

駕駛帶來的方便毋庸多言,但對很多駕駛者而言,它的樂趣遠遠大于實用價值。美國作家克勞佛(Matthew Crawford)在《駕駛的魔力:向風馳電掣的哲學出發》(Why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