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時代社會組織品牌構建的機遇與挑戰
11月25日,南方周末第二屆筑夢者公益大會舉辦。在“公益新思”環節中,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兼職研究員李建峰分享《元宇宙時代社會組織品牌構建的機遇與挑戰》
很開心能在今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的一年,跟大家一起分享在元宇宙時代,一個新的媒介跨界發展時代,社會組織應該如何去做品牌構建。
“元宇宙”概念很早就已經提出,最早是在1981年,《真實故事》中提出來;這個概念廣為社會公眾所知是在1992年,這個概念距今已經發展了三四十年。
美國科幻作家尼爾·斯蒂文森曾經說過一句話,現在我們再來看這句話的時候,會覺得有點陳舊,因為他只說了最開始的時候,大家是怎么樣來構建“元宇宙”的。他說,“未來的人們在一個沉浸式的數字世界中,以虛擬替身的形式相互交流。”他點出了目前我們在理解元宇宙時,最核心的一個概念:真和幻、虛和實。
在今年,元宇宙元年當中,社會組織如何去理解這個概念呢?在元宇宙即將到來且已經開始生發的這個過程中,社會組織如何去理解自己的工作,如何去構建自己的品牌?
元宇宙給了社會組織什么信號
在已經發生的當下,元宇宙給了社會組織工作三個非常明確的信號。
第一個是麥克·盧漢在《媒介理論》當中提到的關鍵詞“后視鏡”。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媒介環境當中;在媒介環境當中,當我們意識到媒介存在的時候,我們的行為模式、工作方法已經深刻地被改變了。所以,當我們今年聽到“元宇宙”概念的時候,我們已經相對老了。
元宇宙這個概念開始提出是在1981年,距今已經四十年。元宇宙被當成一個系統來進行構建的時候是在1992年,距今已經快三十年。在這三十年當中,產業經歷過劇烈的發展,我們聽到了很多詞比如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見證了三網融合是如何發生的,也見證了所有媒介手段飛一般的發展,見證了兩年前我們自稱的5G元年,也見證了VR虛擬現實、腦機接口等等基礎技術的進步。
當我們開始意識到這個詞存在的時候,很多工作的環節已經開始受到影響,包括投資、服務、做品牌、規避輿情風險等。
當我們看到元宇宙的時候,要知道不光是組織方式發生了變化,工作模式發生了變化,身處在工作場域中的人也已經開始變化。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每個人都在使用可追蹤的設備,我們所有的行動和工作在被無限數字化,我們慢慢地形成了一個鏡像世界,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生活在哪個元宇宙當中。元宇宙開始慢慢模糊了我們認為的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邊界。在疫情來臨之后,大量的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開始在線上完成,我們開始在元宇宙當中不斷地重新構建之前的工作。
所以,當我們看到元宇宙這個風向標的時候,實質上就在驗證我們作為一個碳基生命,和未來將要廣泛流行的硅基生命將要進行打破生命邊界的跨界融合。
對社會組織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因為構建元宇宙有很多基礎條件,其中有一個非?;A的是分布式計算。分布式計算被什么用得最多?被騙子、幣圈人用得最多,比特幣就約等于分布式計算。各種各樣的加密幣只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應用。因為所有的分布式計算不可篡改,所以它的整個傳導,降低了很多信息的不對稱。
在互聯網剛剛興起的時候,當匿名化隨處可見的時候,有一句話“大家不知道屏幕后面的你是不是一條狗”。在分布式計算來臨的時候,你是人是狗,可能會被知道得很清楚,在上鏈之前我們都不知道你是人還是狗。
在整個技術變革來臨之際,所有的傳播、品牌,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知名度、美譽度之外,我們更強調的是價值。社會組織不缺的就是價值,因為在所有的第一部門、第二部門、第三部門當中,只有在第三部門中特別強調人,特別強調人性,以及特別強調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會的互動,而這些互動學術叫倫理,實質上就是價值。
社會組織如何來理解元宇宙?我們需要理解如此玄妙或者前衛的技術嗎?可能我們不需要,但是我們要看到信號,看到已經燃燒起來的烽火。
之前所有的技術大拿都講過,新的技術替代了移動互聯網。但是元宇宙不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它是一個合成的概念,它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整體性思維方式,我們沉浸在這樣一個由各種各樣的技術和媒介托起來的生態當中。這種生態決定了我們的工作將產生怎樣進一步的變化。
玩轉元宇宙時代品牌傳播的基操
如何玩轉這種新的媒介生態?元宇宙時代的品牌傳播,我想跟大家分享一點基本操作。玩過游戲的人都知道,基操,所謂基本操作,是社會組織集中有限的人、財、物,在新的媒介下實現品牌工作的基本保證。
基本操作一共有四個。首先我們需要去記住風向標,很關鍵的一個詞——價值傳播。社會組織在新的媒介環境中做品牌,要基于價值鏈去構建跨媒介敘事。
我喜歡玩《火影忍者》手游,它是怎么樣讓我沉溺其中,無法自拔的?首先它是一直在行業里做跨媒介敘事。先是漫畫,從媒介角度來說是二維的紙媒。接下來是三維的動畫,再接下來到三維世界中各種各樣的劇,包括話劇、影視劇,再接下來出了各種各樣的手辦、周邊,這就是進入了跨產業;再通過這個IP進一步的制作,到現在風靡的手游,再基于手游跟各種各樣的綜藝跨界聯合,包括跟非遺傳承、川劇、《這就是街舞》強勢連麥。這所有的一切,是在傳遞游戲嗎?不是,它之所以可以成為風靡全球而且數一數二的王道漫畫,最根本的是它在傳遞一個價值,生生不息,這就是基于價值鏈去做的一個跨媒介敘事。
每一個社會組織都有自己的使命、愿景、價值觀,我們已經把我們的使命、愿景、價值觀給沉浸到具體的工作當中。如果我們做品牌的時候,還是把它理解成工具,做一個video,找一個人過來發稿,做一個公關大會,或者請一個明星代言,如果我們還是這么片面、工具化地理解傳播和品牌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在新的時代中做好傳播。
當我們想要做好品牌傳播的時候,首先要換思維。汽車剛剛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看好,認為已經有馬車了,汽車再怎么樣也不能替代馬車。這不是一個替代的關系,在元宇宙時代,我們做品牌工作的時候,并不是說我們要換一個非常嶄新的手段,而是我們要基于已有的品牌傳播,去重新思考、提升我們對于品牌構建的理解,用一個元宇宙所必須的整體性思維來思考品牌工作。所以,在整體思維的前提下,我們要做好基于價值鏈的跨媒介敘事。
很重要的基操是,大家希望的是聽八卦、聊緋聞,希望聽到的是故事。而人類之所以會成為一個社群,并且把自己很多的理念講給大家聽,他靠的不是枯燥的學術,而是靠史詩、故事、電影、圍爐夜話。
我們有太多志愿者的故事,有太多救助人的故事,有太多工作人員的故事,怎么樣才能把故事講好?觀點來來去去,故事留住人心。
在元宇宙時代,我們強調的不僅僅是傳播的量,在視頻時代,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15秒的明星,但之所以這個人可以成為明星,他靠的是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他自己獨特的生命。在元宇宙時代,我們要牢記的是:生命才是品牌傳播的本質。
反復強調的一點,我們講故事不是為了獵奇,我們展示生命不是為了炫耀,我們跨媒介敘事不是為了說服,而是為了展示我們社會組織本該有的公益心。
超新版本避坑指南
講完基操,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新的元宇宙時代去做避坑指南。所有玩家進入到元宇宙的時候,大家都會有自己的操作手冊,所謂的操作手冊就是避坑攻略。
在這當中,社會組織去做品牌傳播,有五點需要注意。第一,新聞發言人不是一個人,它是一個制度,是一個團隊。希望大家可以用制度性的力量,形成自己生命核心的力量,組織生命架構核心的力量,去具有基本的傳播能力。
其次,進入到了一個輿情高發期,所有媒介的變化是加速信息傳播的。在口語時代,傳播很慢,可能要經過史詩的流傳才能讓信息傳播。當進入到了印刷時代,開始有了復印機,傳播就是發行的速度、報紙的速度。進入到了熱媒、廣電時代,隨著信號的使用,傳播速度也更快。當進入到了元宇宙的時代,它是電子訊號、熱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的N倍。因為元宇宙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叫低延遲,所有的現實和虛擬之間的鏈接,會讓我們所有的傳播信息速度加速,而信息傳播速度的加速,在正面力量激發的同時,也一定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輿情,而且這種輿情的風險會更大。
對于社會組織來說怎么辦?社會組織沒有像政府那么強大的資源調集能力,沒有第二部門大型公司做PR的專業能力,這時應該如何應對輿情?亞里士多德說過一句話:應對輿情,道德制高點、邏輯縝密處。所謂的道德制高點,對社會組織來理解叫以德服人,叫用溫度避開是是非非。
在元宇宙時代,輿情是社會的脈動,傳播是生命的節奏。社會組織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是貼近這個社會的機理。我們看到太多的邊緣人,我們聽過太多社會問題沖撞起來帶來的矛盾和痛苦?;谶@樣的痛苦,我們生成了很多為人處事的智慧,我們可以把這個智慧平移到品牌工作當中,去理解,去做傳播品牌的節奏。
最后是要規避法律風險。每一個社會組織都生活在風口浪尖之中,因為它是基于社會需求來的,大量的社會需求往往是被社會發展產生的矛盾激發的,這種矛盾往往帶來大量的社會風險。
目前我國的法律發展得非常迅速,在民法典實施的過程當中,在物權法的修改當中給了很多理解的空間,我們希望在新的法律框架下,理解社會組織的工作,以及理解品牌風險,尤其是數據權益,數據權益會成為接下來品牌工作當中的關鍵詞。
最后,祝大家用自己的藝術力、生命力去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