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下的中國社會組織
11月25日,南方周末第二屆筑夢者公益大會舉辦。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戚學森在“權威發布”環節分享《共同富裕下的中國社會組織》。他提到,在共同富裕及鄉村振興中,社會組織一方面要發揮橋梁一樣的作用,既能夠深刻地了解到基層群眾的生活狀況和發展需求,也能匯集廣泛的社會力量;另一方面可以聚焦社會議題,看到基層群眾普遍存在的各種需求,知道什么是社會性的問題和現象。
各位嘉賓,非常高興應邀就《共同富裕下的中國社會組織》這樣一個題目來和大家進行分享,我結合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這些年來在慈善公益領域的一些實踐和探索,試圖就這樣一些經驗和做法和大家進行商榷,供諸位參考。
從宏觀背景看共同富裕與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個決議當中提出,“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边@一重要論述為我們今天的討論奠定了理論基礎。
“共同富?!边@個概念一直寫在我們黨的旗幟上。往前追溯,我們可以在1953年《中共中央關于發展農村生產合作社的決議》當中第一次明確看到。在這以后,黨的諸多文件都對“共同富?!碧岢隽艘?,我們可以看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脫貧攻堅”乃至“鄉村振興”,都是以它作為原則和出發點的。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樣一個遠景目標,“共同富?!钡谝淮螐囊粋€理念外化成了一個具體的奮斗目標,鼓舞著人民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肮餐辉!币馕吨w人民美好的生活,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從環境乃至人文。
今年8月17日中央召開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有兩個大的主題,其中一個就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問題”。會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
扎實促進共同富裕是時代的召喚,也是時代的主題,同時也是全社會的期盼。共同富裕是一個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過未來幾代人一步一步地分階段實現。
我們也看到當下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當中,還面臨著許多的困難和問題。其中顯著的城鄉差距、區域發展不均衡之類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所以鄉村振興是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和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決議明確提出“黨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是全黨的工作重心”。在此之前,今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這個文件是我們黨在進入21世紀之后發布的第18個指導“三農”的中央一號文件。2月25日,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足見黨中央、國務院對鄉村振興的重視。
社會組織在共同富裕當中的連接
什么是社會組織?關于這個問題就不再贅述,但是在共同富裕及鄉村振興當中社會組織應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認為社會組織,它是我們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力量,也是解決社會問題一支重要的方面軍,是黨和政府在共同富裕這個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共同富裕當中,尤其是第三次分配中,社會組織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我們作為社會組織應該認識到,要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發揮作用,服務黨的工作大局,作為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我們是共同富裕、鄉村振興道路上的重要主體和力量,在實現產業興旺、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
一方面,社會組織承擔著橋梁一樣的角色,同普通人民群眾關系密切,我們生活在基層,扎根在一線,和基層群眾有著天然的聯系,為群眾服務也是我們的天職和優勢。既能夠深刻地了解到基層群眾的生活狀況和發展需求,也能匯集廣泛的社會力量,幫助群眾改善生活、滿足需求。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聚焦社會議題,提供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是社會組織日常工作當中的重要內容。我們看到普遍存在的基層群眾的各種需求,知道什么是社會性的問題和現象。在一線的實踐過程當中,我們鍛煉出了靈敏的社會觸覺,知道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群眾怎么想,群眾著急什么,群眾思盼什么,我們就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所以,社會組織應該成為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排頭兵,發揮好社會組織創新的作用,從實踐出發,努力探索出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當中的有效模式,形成有參考價值和可復制性的范本,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實踐
在共同富裕的目標下,社會組織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圍繞黨的中心工作,抓住機遇、提升自我,這是我們社會組織應該有的覺悟。
堅持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這是社會組織行穩致遠的根本保證。
2019年,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載入社會組織的章程。不僅僅是寫入章程,還要在各項工作中加強黨的領導,用黨建工作引導社會組織的各項工作,用黨建工作引領社會組織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當中作用的發揮,這是一個硬指標。
但我們要注意到,不能夠僅僅停留在文字上和文件上,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在實踐中狠下功夫。所以,我們在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這樣一個歷史任務面前,一定要堅持黨的領導。
在新的出發點,社會組織應該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共同富裕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同的社會組織和公益項目可以聚焦不同方面,如醫療救助、資教救助、兒童關愛、孤老幫扶、大病救助等等方面,這就為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在教育、產業、創新等各個方面,我們這些年也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一些模式。
第一步是找到定位,項目的執行才是讓共同富裕這樣一項任務落實的根本保證。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大膽實踐,敢于創新。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有一個項目叫做“授漁計劃”,成立于2013年,它主要面向鄉村學校開展鄉村助學、雙師課堂、平安成長、青年成長和關愛困境老年人等項目。在諸多的項目當中,“雙師課堂”運用互聯網技術,用“互聯網+教育+公益”模式進行探索,把政府、社會組織和民間的力量結合在一起,嘗試用信息化的方法來解決鄉村和城市之間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就目前來看,我們在全國的12個省市131所學校落地,把先進的教育資源通過視頻傳遞到鄉村的學校,解決了鄉村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匱乏和教育質量不均衡的問題,受到了基層廣泛的歡迎。從現在看來,累計有十多萬師生在這個項目當中受益,目前我們還準備擴大這個項目的執行面。在探索和項目執行當中,社會組織的能力得到了扎實、高效的提升。
作為慈善公益活動,是面對群眾的需求,背負黨和人民的囑托,來不得半點敷衍,更容不得半點虛假?!吨腥A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就慈善的誠信問題單列一章,提到“慈善組織、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應當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義務。信息公開應該真實、完整、及時”。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在這些年的工作實踐中緊緊把握信息公開的關鍵點,做到陽光慈善、公開慈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公開制度,從原則、內容、時限、方式等諸多方面做出了規定。我們每年都及時向社會公布社會福利基金會的運行情況,通過年報、審計報告和專項報告,及時向捐贈者、受益人報告我們的運行情況,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社會組織只有規范運行、依法運行、堅守公益理念,才能夠行穩致遠。
我們既然作為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排頭兵和實驗室,那么在探索過程當中就會有經驗,也會有失誤,無論是經驗還是失誤,對于一個社會組織來講都是彌足珍貴的。有經驗我們就要堅持,有教訓我們就要吸取,有問題不要怕,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對問題、發現問題、反思問題。
一個公益項目不僅僅是通過計算數據、公布收支來結項,我們重要的是反思——是經驗我們要總結,是教訓我們要吸取,這兩個方面都非常重要。我們要提升和提煉好的經驗,打造一個個可復制的項目、可推廣的項目;對于一些問題,我們應該深挖它的根源,在以后的實踐當中避免重蹈覆轍。
所以說,社會組織的運行是一個不斷實踐、不斷創新、不斷檢視自己的過程,才能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我們擔當起了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運用第三次分配的原理、方法,使更多的人共同富裕,使我們這個國家更美好,使我們的人民更幸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