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值得所有的可能

1125日,南方周末第二屆筑夢者公益大會舉辦。卓明信息志愿者團隊創始人郝南獲頒“公益星力量”,并做了題為《生命至上!值得所有的可能》的分享。他提到,災難具有不可預知的不確定性。也許我們永遠都不能說已經準備得足夠好,但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限的。面對未來的未知挑戰,答案就蘊藏在社會自有的力量之中,而生命值得我們努力去實現所有的可能。

大家好!我是卓明信息志愿者團隊的負責人郝南。

卓明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正式組建于2010年的玉樹地震。這十幾年的時間里面,我們響應了160多次的自然災害,其中有水災、有地震、有臺風、有疫情,最多的還是水災。

響應這么多次水災以后,我們本來以為水災響應已經是一個比較熟練的事情了,但是在今年河南洪災發生的時候,我們還是覺得猝不及防,有太多太多不確定和沒有把握的事情。

河南水災打破了很多歷史紀錄,出現了很多之前沒有的情況,降水的極端性甚至超過了上個世紀的“75·8”重大洪水災難。

在這樣一次前所未有的災害當中,有很多事情是不確定的。所以,在災害剛發生的幾天時間里,志愿者們不眠不休地去收集、對接、核實網上成千上萬的緊急求助信息,我們也努力地搞清楚這次水災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我們可以做什么。很多公益同仁想要參與這次救災,我們便在一起探討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在災害剛發生的一個夜里,凌晨4點鐘,有一家公益組織的同仁給我打電話,他們想知道公益組織在這樣一次大的災害當中到底能做一些什么。我們討論了很多,但實際上更多的是不解和困惑。最終我們提到了一個問題:我們到底為什么要來參與,我們為什么要來救災?

思緒回到了2008年救災。2008年地震的時候我和很多人一樣,沒有任何的救災經驗。但是地震造成的這種苦難,鏡頭中呈現出的那種人間的慘劇,使得我們在地震發生之后不長的時間里背起行囊到災區去,希望能夠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那個時候我們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其實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我們即將面對什么;但是我們仍然去參與,努力地去參與。

沒有準備的參與肯定會造成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我們會遇到我們之前完全沒有想象到的一些挑戰。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學習了不少,經過事后的反思和總結,我們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在那種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很多事情也是無法做到的。

那次災難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也包括我在內。很多救災的志愿者,因為汶川地震,立志要在災難這件事情上做得更好。

所以,在之后的十幾年時間里,民間誕生了大量的公益組織,其中包括很多努力向專業發展的民間救援隊伍,這是世界上在其他國家都不曾有的一種現象。中國的救援隊像雨后春筍一樣,數量每年都在不斷地增加。

就在汶川地震十年以后,在北川,我們組織召集了一次民間救援隊的比武演練。在這次比武演練當中,一些受汶川地震影響的救援人,帶著自己的隊伍去展示這十年來專業建設的成果。

我們邀請來的評委是中國國際救援隊的教官、專家,在比武比賽結束以后,他對在場的隊伍講:“你們民間救援隊具備了足夠專業的能力,可以在地震救援現場獨當一面,去完成專業的救援工作?!边@樣的一句話對我們來講,意義太多、太大。這十年來,大家付出奉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這背后的艱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而我們最終也得到了我們想要的結果。十年以后我們終于可以說:“如果災難再次到來,我們可以?!?/p>

在這種常人不知曉的努力背后,實際上還是有很多質疑。很多人說,政府的救災能力已經越來越強,救災體制已經越來越完善,還需要民間的公益組織、民間的志愿者做什么嗎?這樣會不會給本來正常的救災工作添亂呢?

救災隊長們卻發現了新的使命和挑戰,因為氣候變化的影響,中國的洪澇災害呈逐年增加的趨勢。2013年的菲特臺風、2014年的威馬遜臺風、2015年的河北洪災、2016年的尼伯特臺風、2017年的湖南江西水災、2018年的壽光洪災和山竹臺風、2019年的利奇馬臺風、2020年的長江洪災,幾乎每一年都會發生大量群眾被水圍困急需救援的險情。

而在這幾次災害救援行動中,民間的救援隊伍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一次又一次的水災救援行動中,他們不斷地磨合、不斷地協作、不斷地尋找自身的能力和需求之間的差距。在沒有災害的時候他們積極地學習,引入國外先進的水域救援的課程,不斷地去磨煉自己的技能。

在今年河南水災發生之后,十年磨一劍的努力終于被世人所知。當有幾十萬同胞被洪水圍困的時候,在鄭州、在新鄉、在鶴壁,在五六天的時間里面,民間的救援隊伍和消防、和自救群眾一起,從洪水當中解救出了幾十萬被困的群眾。這在世界的救援史上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奇跡。

除了專業的救援力量之外,還有一支力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相對于民間救援隊伍的十年磨一劍,這支力量的加入多少有些令人意外。在這次河南洪災的救援過程當中,有幾萬年輕志愿者通過在線文檔協作的方式,參與了這次救援的全過程。

實際上在汶川的時候,就已經有為數不少的在線志愿者,卓明也是誕生于此。而在去年的疫情當中,新一代的年輕人發現用在線文檔可以更好地完成線上的協作,可以更好地支持一線的救災物資運送。在這次河南洪災發生之后,他們更快、更早地行動起來,在救援隊還沒有到達現場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打通了在網上緊急求助的困難的、遇到險情的群眾的電話,核實并且分類、分級,將最需要救助的信息傳遞給正在趕往現場的救援隊伍。

災情的發生是瞬息萬變的,這次河南災情里面,總有意料不到的情況發生。從鄭州到新鄉,再到衛輝,再到鶴壁,每一天的災情都有新的變化,都會有更多的群眾傳來求助的呼聲。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過程當中,即使沒有已經建立好的完善的協調體系,上千支救援隊伍仍然可以接到線上志愿者的高質量信息指引,可以知道最需要救助的群眾身在何方,在交通道路存在極大挑戰的環境里仍然能夠及時地趕到那些急需救援的生命身邊。

這是在線志愿者作為一個整體,第一次真正地參與到生命的接力當中。

在河南洪災的響應過程中,卓明同時與民間救援隊和在線志愿者并肩作戰。與民間救援隊伍之間更多是多年協作積累的信任與默契,而在年輕的在線志愿者身上我們似乎又看到十年前的自己——沒有準備和經驗,他們仍然貢獻了自己的聰明和才智,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專業的救災公益組織體現了堅持的價值,而在自發的年輕志愿者身上,我們看到了創新的生命力。

災難具有不可預知的不確定性,而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我們幾乎一定還會遇到更為極端的災害事件。也許我們永遠都不能說已經準備得足夠好,但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限的。也許面對來自未來的未知的挑戰,答案就蘊藏在社會自有的力量之中,而生命值得我們努力去實現所有的可能。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