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司長劉友賓:講好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故事

1125日,南方周末第二屆筑夢者公益大會舉辦。針對大會的年度議題之一“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司長劉友賓發表主題演講《講好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故事》。他表示,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為人類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生產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態環境和獨特別致的景觀文化,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全球物種滅絕的速度仍在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了風險和挑戰,對此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非常高興參加南方周末主辦的第二屆以生物多樣性為年度議題的筑夢者公益大會。借此機會,我謹代表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向與會嘉賓、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誠摯敬意和衷心感謝。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剛剛勝利閉幕。這次會議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全會公報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也是人們的切身體會和共同感受。藍天變多了,環境變好了,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隨著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媒體報道的重點和輿論關注的熱點也在悄然改變,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話題的熱度不斷升溫。今年以來,大熊貓受威脅程度從“瀕?!苯禐椤耙孜!?、長江江豚頻繁亮相等可喜的消息屢見報端,云南15頭亞洲象的奇妙旅行,引發社會熱議,在全社會掀起了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潮。本次公益大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切合了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領域和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

10月11-15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15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我國昆明順利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領導人峰會并做主旨講話,韓正副總理出席開幕式和領導人峰會并致辭,9位締約方國家元首和聯合國秘書長出席領導人峰會,來自《公約》秘書處、150多個締約方、30多個國際機構和組織,以及各方面代表共計5000余人線上線下參加大會。169家境內外媒體的800多名中外記者參加了大會報道。

COP15大會期間,媒體記者積極參與,新聞報道生動熱烈,推出了一大批關于生物多樣性的優秀報道。其中,南方周末推出了《直擊昆明COP15:歌聲、承諾、宣言》等一系列有深度、有影響力的稿件。據有關國際機構統計,COP15相關報道覆蓋了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閱讀人數達137億人次。

社會機構也踴躍參與COP15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宣傳。在COP15大會召開之前,我們聯合20余家新媒體平臺和社會機構共同組織開展“多彩世界 生生不息”相約COP15系列宣傳活動,引導社會關注COP15,為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和體驗活動搭建平臺。相關活動的網絡點擊量達到34億人次。

媒體朋友們的專業態度和敬業精神,多方位、立體化、全景式還原了COP15第一階段會議盛況,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效,傳遞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強音。社會各界積極、主動參與,展現了全民共建生態文明的生動場景,使COP15大會成為生態環境傳播的經典案例。

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為人類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生產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態環境和獨特別致的景觀文化,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風險和挑戰,對此,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大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完善政策法規,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國家公園體系,實施長江十年禁漁,不斷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積極履行國際公約義務,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參與度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下降勢頭得到基本控制,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

今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全面表達了中國政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立場態度和進展成效。近期,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進行了更為系統的部署和推進,體現了黨和國家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堅定決心和行動。COP15第二階段會議將于明年在中國云南舉辦,展現了中國攜手國際社會共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情懷和擔當。

新聞媒體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力量。我們希望與媒體朋友們及社會各界一道,共同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宣傳工作:

一是深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這些平實樸素的話語蘊含著深邃的思想,非常易于理解和傳播。實踐證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我們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提供了世界觀和方法論。實踐至上,理念先行,希望大家積極傳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進一步增強公眾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推動生態文明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形成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是講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故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就,是千千萬萬環保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包括媒體朋友們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結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了媒體朋友們及社會各界的參與和奉獻。希望大家用筆下的文字、手中的鏡頭,書寫和記錄各行各業各個平凡崗位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無私奉獻的動人瞬間和感人故事,謳歌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留下這一波瀾壯闊歷史進程的時代印記,也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經驗。

三是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普及。發生在人們身邊的環境污染危害顯而易見,而遠在山林、海洋的生態破壞、物種喪失帶來的危害,較難被直觀感受到。希望大家深入淺出地講解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重要意義,警醒人們對破壞自然生態嚴重后果的理性認識,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摒棄食用珍惜野生動植物等陳規陋習,提升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素養,增強保護能力和行動自覺。

朋友們,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需要持續堅韌的努力,我們希望與各位一道,為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貢獻力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